400-688-2626

别把信用记录当成万能良药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郑州) 2013-08-12 15:19:21

  郑州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办公室根据计划安排,本周内会将包括市公安局等多个部门制定的交通违章与个人信用挂钩的有关法案草稿上交讨论,这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交通违章屡禁不止的原因并非因为处罚过轻,而 ...

  郑州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办公室根据计划安排,本周内会将包括市公安局等多个部门制定的交通违章与个人信用挂钩的有关法案草稿上交讨论,这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交通违章屡禁不止的原因并非因为处罚过轻,而是有些权力车辆逃避了处罚。如果无视这些车辆和其背后的特权,而一味加大处罚,板子最终只能打在普通民众的屁股上,交通乱象依然不会得到解决。

根治违规还需治理特权

  很多人都希望将交通违章记入个人信用记录,借以遏制屡禁不止的“中国式过马路”和交通违章乱象。但信用记录并非万能良药。

  首先,很多违章并非是车主、行人恶意而为之,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违章,是因为道路交通规划、信号设计不科学等原因所致,还有一部分违章则是因为驾驶人路况不熟悉而产生的违章,如果把此举都记入信用记录,以此给其未来的贷款、求职、购房带来负面影响,这不仅惩罚过重,而且也不公平。一次违章,就记入个人信用,打击面也明显过大,中国司机恐怕会全军覆没—试问哪个司机没有一次违章?

  其次,交通违章屡禁不止的原因并非因为处罚过轻,而是有些权力车辆逃避了处罚。比如时常在夜里疯狂行驶的垃圾车和屡见不鲜的公车违章,违章不受惩罚才是这些车辆胆敢频频违章的原因。如果我们无视这些逃避惩罚的车辆和其背后的特权,而一味加大处罚,板子最终只能打在普通民众的屁股上,特权车辆依然我行我素,交通乱象依然不会得到解决。

  就目前的处罚力度而言,罚款加上扣分,就足以使司机感到畏惧了,只要杜绝特权车,杜绝说情,机动车司机没有几个不在乎罚款扣分而敢上路故意违章的。如果真有不在乎钱不在乎扣分,而恶意违犯交通法规的,那就是用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对该行为人,抓其坐牢就可以了,信用记录倒显得矫情了。

明确身份才能谈及惩罚

  “中国式过马路”和非机动车违章一直是令交警头疼的问题。

  如果警察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违章者能像对机动车一样开具罚款单,“中国式过马路”就能得到遏制,但机动车出现违法行为,交警可以根据车辆备案的信息通报给其个人和相关单位,而一些行人和非机动车车主,个人证件没带、没单位,甚至还有些人随便编造单位和个人联系方式来应对,就可能让处罚落空。

  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法律缺乏实施细则。依照《居民身份证法》第15条的规定,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遇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拒绝人民警察查验居民身份证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分别不同情形,采取措施予以处理。但什么样的问题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却没有进一步规定。

  而《人民警察法》第九条中虽然规定对于身份不明的人可以带回公安机关盘查,但仅限于“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有现场作案嫌疑的;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交通违章又明显不在此列。警察因此才会束手无策。

  解决上述矛盾的关键是地方人大、地方公安机关,必须尽快依法制定实施细则,赋予警察权力,将那些身份不明的违法者带回公安机关明确身份。此项规定必然促进人们出行携带身份证明,身份明确了,处罚就能落到实处,“中国式过马路”才能依法遏制。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6月新增123人被限乘火车 381人被限乘飞机


中国新闻网 2018-07-03 17:32:50

29种严重交通违法 今后要受到失信惩戒


都市快报 2016-12-05 07:47:00

乳企无视黑名单考验的是谁的信任


中国产经新闻报 2016-03-03 07:40:32

高效背后仍须完善“信用创造”


网络 2015-06-04 09:04:30

食品药品信用将被记录


大公网 2013-08-31 22:39:5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