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居民何时用上信用“身份证”

来源:人民日报 2012-04-13 13:13:36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杜金富日前发表署名文章称,2012年要尽快出台《征信业管理条例》及《个人征信信息保护暂行规定》等相关配套管理制度,研究制订《政务信用信息管理条例》。业内人士指出,让守信履约者一路绿灯,失信违约四处碰壁,个人征信体系的建

居民何时用上信用“身份证”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杜金富日前发表署名文章称,2012年要尽快出台《征信业管理条例》及《个人征信信息保护暂行规定》等相关配套管理制度,研究制订《政务信用信息管理条例》。业内人士指出,让守信履约者一路绿灯,失信违约四处碰壁,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有助于使每个人珍惜自己的信用行为和信用记录,推进信用建设,当前需要使信用系统建设更加专业和细化,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工作,防止信息外泄和滥用。

  收录约8亿人征信信息

  “我曾经在2008年去银行办了一笔贷款,当时申请查阅自己个人和家庭的征信资料时,发现内容很详细,全家在商业银行留下借款和还款记录都有记录。”银行业内人士赵先生对本报记者表示。

  个人信用报告是征信机构出具的记录其过去信用信息的文件,是个人的“经济身份证”,它是经济社会主体了解利益相关方诚信和信用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激励或惩罚措施的前提,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2004年,人民银行成立了银行信贷征信服务中心,此后征信系统功能不断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覆盖范围逐渐扩大。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个人征信系统收录自然人数约8亿人,全年累计查询次数为2.4亿次;企业征信系统收录企业及其他组织共计1800万户,全年累计查询次数为6930万次。全国已累计补充完善中小企业信息227万户,为1.4亿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

  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高杰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个人信用体系”虽然建设时间不算很长,但收录信息量已可用“海量”形容,个人在商业银行留下借款和还款记录,或开立结算账户时填报基本信息,都会记入统一的全国联网系统。

  杜金富认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每个人和每个机构的信用状况进行记录,并提供给信用记录的使用者,使有不良信用记录者得到惩戒,使有良好信用记录者得到激励。

  除了数据还应有分析

  业内人士指出,我们现有的个人征信系统中更多的是金融行为的记录,信用打分很少,金融行为之外的财产内容记录得也相对较少,当然,这与我们的财产申报制度不够健全有关,这也导致了现有的征信记录不够全面。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601988)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本报记者说,征信是市场经济中一个重要工作,在国内,这项工作主要是在央行的主导下来进行的,征信体系应该不断完善,除了以前主要是金融信息外,还要包括纳税、缴费等情况的记录,越来越多的内容都要往里装,这当然是必要的,但现在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分析能力,加强梳理,也就是说,除了有基础数据外,还要有个人信用状态、还款能力的分析,要提供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市场化的个人征信服务。

  此外,高杰英还指出,个人可以凭身份证到人民银行查询到自己的信用报告,目前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基础信用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居住信息和职业信息;二是信用交易信息,目前主要是信用卡明细信息。具体操作上,各地的征信采集到的数据情况也不一,条件好一些的地方采集的信息要更加全面一些,如,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还采集了社会保障、公积金、民政、移动通信、水电煤、民事经济合同判决等信用信息以及保险、证券、会计、公证等特殊行业从业者的职业信用。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力度

  当前,加快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固然重要,但管理体制方面,包括信息的保护方面还需要做出努力。

  此前,杜金富曾表示,要做好征信数据质量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择机出台《个人征信信息保护暂行规定》,制定对数据质量的激励措施,加强对数据质量和信息保护的检查管理。

  高杰英说,整个个人信用体系中,征信只是一个方面,现在最主要的是如何应用好信息,要防止被外泄和滥用,目前来看,如何保证个人的住址、账号等信息的安全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像美国式的市场化的征信体系固然信息采集效率高,但如果在中国完全实行市场化的征信采集模式,如何防止个人信息被用于诈骗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征信业管理条例》及《个人征信信息保护暂行规定》如果出台,将从国家法律层面奠定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和完善的基础。只有规范信用信息应用,个人隐私得到法律保护,才能更有力地推动个人信用意识、个人征信推广和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应对“官员失信”还需完善考评机制


互联网 2016-11-24 08:48:58

姚明代言产品受牵连成二被告


青年报 2014-05-18 10:37:3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