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凤阳县探索道德模范文明家庭“道德信贷”新模式

来源:中国农产品加工网 2012-02-27 22:09:21

用文明当担保,以道德作抵押,小“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牌子却发挥着大作用。凤阳县于2010年在全省率先实施“道德信贷”工程,不仅解决了“银行有钱不敢贷

    用文明当担保,以道德作抵押,小“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牌子却发挥着大作用。凤阳县于2010年在全省率先实施“道德信贷”工程,不仅解决了“银行有钱不敢贷、农民缺钱贷不来”的问题,还探索出一条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相互促进的新路子。

  道德信贷化解借贷两大难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银行有钱不敢贷,农民缺钱贷不来”的矛盾日益凸现。一方面,广大农民想创业盼发展快致富的愿望愈发强烈,但技术、信息特别是资金日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金融业发展也面临着一项难题,人们重物质创造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不守信用,金融机构不敢轻易放贷,如何进一步优化信用环境,把存款变成贷款,及时回收本息,提高收益成为另一难题。

  针对这些难题,作为中国农村改革发祥地的凤阳县积极探索并着力解决一直困扰广大群众创业无资本、精神文明建设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相脱节的问题,把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凤阳县文明办和县银监办共同探索,在全省率先探索出“道德信贷”工程,并得到全县所有金融机构积极支持配合。 

  “道德信贷”就是老百姓按照孝敬父母、团结友爱、遵纪守法等10多个不同的指标量化来进行评选,凡是被县委、县政府授予道德模范、道德模范提名奖的人员以及被评上“文明家庭”称号的家庭,只要在金融机构无不良贷款记录,其经营项目具有效益增长点而且合法合规,不需要任何的抵押和担保,就可以在当地的金融机构获得授信最高额度为20万元的贷款。获得信贷的个人或家庭,同时还享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服务优良的“三优”政策,对于急需贷款的个人和家庭,金融机构承诺3天办结和上门服务,并能“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周转使用”。此项工程一举化解了“银行有钱不敢贷、农民缺钱贷不来”两大难题

  用文明担保以道德抵押

  “以前咱农民一提到贷款,首先想到的是要么找人担保、搞资产评估抵押,填写必要的贷款申请,自从有了‘道德信贷’工程后,靠道德抵押就能很快办到了贷款。”府城镇张老庄村村民黄吉风成为全省享受到“道德信贷”扶助致富的第一人。

  2008年以来,凤阳县通过道德模范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推选并树立了一大批道德模范、道德模范提名奖以及“文明家庭”,引导群众走向高尚、文明。 

  黄吉风因保护他人生命财产安全与歹徒搏斗身中5刀而获见义勇为首届道德模范(见义勇为)奖。黄吉风长期从事运输职业,具有丰富的货运经验,虽然早就萌生了独立经营的想法,但一直缺少购车资金。应运而生的“道德信贷”工程,让黄吉风皱了好久的愁眉一下子舒展开来。2010年8月,黄吉风没用任何担保,通过道德信贷工程办到了6万元一次性贷款,加上存款,买了一辆新货车跑运输,每月最少也有五六千元的收入。

  同样是道德模范的总铺镇马庙村村民马克东,2008年先后成立了凤阳县添辉养猪专业合作社和添辉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资金短缺限制公司发展的当口,马克东拿到了一次性30万元道德信贷,一方面发展自己的高效生态农业,一方面派技术员指导其他养殖户,解决养殖难题。马克东靠道德贷款发家致富,他身边的群众跟着受益。

  “道德信贷工程,有效解决了困扰广大群众创业无资本、精神能文明建设与广大群各种生产生活相脱节的问题,而且道德信贷户还款付息非常及时,没发生一例欠贷欠息现象。”凤阳县银监办负责人周强如是说。受黄吉风、马克东等模范的影响,凤阳当地形成了学习、崇尚道德模范,争当文明家庭的良好社会风气,道德信贷深入人心,全县金融机构贷款到期还款付息比例明显提高。

  多部门联手管理跟踪服务

  凤阳县积极做好道德信贷工程的贷后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保证信贷安全,并使贷款真正能为道德模范发家致富起到积极作用,

  道德模范贷款发放后,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信贷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到贷款人家中,了解和掌握贷款使用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和道德行为状况。每年集中核定一次,如果发现不按规定程序办理贷款,随意改变贷款用途、出租、出借和转让贷款证、挤占挪用造成损失的,金融部门立即取消其信用贷款资格,3年内向其放贷。

  为使贷款能够真正有效地为道德模范发家致富发挥作用,县文明办、农委、科技局、粮食局、金融机构等部门还积极组织协调实用科技人员,经常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送思路、送技术、送信息,提供多种优质的“售后跟踪服务”,使其“投资有门、创业有路”,确保道德信贷贷款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良好的效益。

  作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创新性实践,凤阳县道德信贷工程的实施为广大群众创业发家提供了第一桶金,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成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同时也有效防范化解了金融风险,优化了信用环境,提高了金融企业效益,有力地推动了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县文明办主任赵理奎介绍:“道德信贷工程真正让‘文明家庭’及道德模范、道德模范提名奖人员‘实至名归’,在群众心中树立了文明有价、道德有偿和讲道德就可以赢得发展机遇的观念,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情,使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得以有效利用,实现了农户增收、金融机构增盈的良好局面。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云南首笔334.7万元信用证缴纳电费到账


昆明信息港 2016-12-16 21:57: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