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任危机重重 台“最高法院”如何变革?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12-02-26 23:06:01

从来没有一位台湾地区“最高法院院长”的产生,如此次受到瞩目。面对由下而上,由外而内,呼喊改革的声浪,站在浪头上的新任“最高法院院长”杨鼎章无法回避,只能乘浪前进,带领审判界勇渡内外纷至的信

   从来没有一位台湾地区“最高法院院长”的产生,如此次受到瞩目。面对由下而上,由外而内,呼喊改革的声浪,站在浪头上的新任“最高法院院长”杨鼎章无法回避,只能乘浪前进,带领审判界勇渡内外纷至的信任危机。 

   杨受到瞩目,起因于体系内的反动。就在一月初,由一审法官发动,五百多名法官加入连署,表达能由法官票选、慎选“最高法院院长”的诉求,并于马英九赢得连任后争取会面,提出建立审荐程序,改革“最高法院”的多项建言。 

   这是台湾地区司法史上首次由法官对终审的“院长”人选展现集体主张,这波连署法官们的参与期待,并非突发之举,而是一波波宁静革命的延续。过去的“箱子还你,独立还我”,废除判决书事前送阅的运动,目标是建立精致而服众的审判文化。 

   基层法官的运动,表面上是对老大哥的严厉责难,实为爱深责切的期许。近几年来,司法外部环境产生巨大变化,“最高法院”长久以来的发回文化、歧异文化,致案件久久定谳、案情相近却可能命运不同,以及“白玫瑰运动”挑起的法律适用,量刑妥适性争议,让审判受困于恐龙法官的牢笼,无法翻身。 

   值此巨变,审判界不能不变。台“最高法院”既是判决定谳的落槌处,当事人的生死输赢由其定夺,理应为法官界的翘楚,引领兴革,减少琐细事项的纠缠,着力法理见解的论述,勤于歧见的整合,勇于自为判决负责,作为下级审的表率,建立定纷止争,受台湾民众信赖的审判文化。 

   下级审引颈期盼,“最高法院”的改变蹒跚。案件发回率虽大幅降低,但发人省思的法理指引仍少,歧异见解的解决,犹缺积极的努力。人事上更见圈圈文化、排队文化,哪些法官可以调任“最高法院”,“最高院庭长”的意见,比“院长”、“司法院长”有分量;升“庭长”,但看年资,判决摆一边,时间到了自然到手,且无任期,做到退休为止。 

   “最高法院”固应在稳定下求变,但不能以安定为理由延宕改变。等着做“庭长”的既得利益,阻碍人才出头,齐头平等的安逸,如何激励裁判品质的精进?凡此种种,都让基层法官不愿再等待。 

   在连署前,基层法官已尝试打破惯习,不再照单全收由“最高法院”法官属意的调任人选,开始从人品、判决品质,提出可供评比的标准,以改造“最高法院”。此外,更进一步抓紧“最高法院院长”更迭的时机与马英九对话,以庶民容易理解、最容易达到改革的废除“保密分案”制度,撼动“最高法院”的心墙,也给新任“最高法院院长”一枚震撼弹。 

   可以想见,当马英九认同连署法官的诉求,“最高法院”的法官多么尴尬难过。而当基层法官以内行人之姿揭开“最高法院”的沉痾,“最高法院”亦难对外辩驳。但直攻“最高法院”的改革运动,若沦为上下交相责的恶斗,反会拉下审判的品质,反之,如能上下齐心、友善对话,就能加速带动改革。 

   值此动荡的时机,杨鼎章出任台“最高法院院长”,任务非比小可。他必须搭起上下审级间沟通的桥梁,化指责为对话,展开说服内部的工作,以基层法官的期盼为动力,带动“最高法院”建立新的人事、审判文化。 

    审判是为民众解决问题而存在,不能自筑专业傲慢的高塔,关起门来做大王。当判决文字艰涩难懂,原被告要用青春岁月痴等一个结果,审判僵化成法官群体说给自己人听的呢喃,人们如何信服司法。而解决问题的钥匙,有一大串掌握在“最高法院”的手里,只要“最高法院”有心,带领下级审“质变”,并非不可能的事。 
 
   审判文化虽然不能一蹴改变,有心开始,就会产生蝴蝶效应。这是审判脱胎换骨的绝佳时机,期盼新任“院长”能与所有法官破浪前行,开创新局。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国家发改委: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联通范围不断拓展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2017-12-19 12:28:46

三部门联手 专治这些人!


央视新闻 2017-10-16 10:21: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