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交强险)业务。穆迪发表报告指出,此举是取消对外资保险公司业务的一项主要限制,因此对其具有正面的信用影响。另一方面,新机制可能会导致国内保险公司面临更激烈的竞
中国将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交强险)业务。穆迪发表报告指出,此举是取消对外资保险公司业务的一项主要限制,因此对其具有正面的信用影响。另一方面,新机制可能会导致国内保险公司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从而对保费产生压力。但是,预计新规定和加剧的竞争将为提高保险业的效率铺平道路,最终有益于所有保险公司。
*外资禁售交强险,车险市场份额处劣势*
中国政府目前禁止外资保险公司提供交强险产品,并规定了交强险保费费率,该保费占机动车总保费的30%左右。尽管交强险作为独立的业务种类是一项亏损业务,但保险公司是否有能力提供交强险产品却至关重要,因为该险种通常作为范围更大的机动车综合保险的一部分出售,其中会包含利润更丰厚的非强制性商业车险。
因此,外资保险公司无法销售交强险产品,直接导致其在汽车保险市场上相对于国内保险公司处于极大的劣势。由于汽车保险保费占2010年中国财产与意外保险(产险)保费的74﹒4%,而外资保险公司无法在这个重要的市场上获得立足之地,这影响了其推广品牌的努力和进行交叉销售的机会。报告认为,缺乏上述业务管道正是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耕耘10年后整体市场份额始终不足1﹒2%的原因,同时也是部分外资保险公司退出中国市场的原因。
*未来3-5年内险仍维持市场领先*
中国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市场将是重要的有利一步,可以使外资保险公司与国内保险公司在汽车保险业务和整个保险市场上展开竞争。虽然交强险市场的开放并不能确保短期内外资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会从中受益,但可为其提供进入更广阔市场的途径。如果没有这一途径,外资保险公司将无法实现其生存所需要的规模经济1。
相比之下,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必然会分流国内保险公司的部分业务。但是报告认为,未来3-5年国内保险公司仍将维持领先的市场份额,因为其在规模、品牌知名度和销售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如果某些保险公司为了赢得或维持市场份额,对非强制性的商业车险采取激进的定价策略,那么放开交强险市场亦将威胁国内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目前汽车保险(包括交强险与非强制性的商业车险)对于国内主要的产险公司而言仍然是盈利业务,2011年上半年其披露的综合成本率低于95%,表明净赚保费的利润率至少为5%。
但是,鉴于外资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其海外汽车保险业务的经验来分享技术专长,报告预计开放交强险市场将推动业内更高效的风险定价,为深化改革(包括开放保费费率)铺平道路,最终将有利于所有市场参与者。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