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诚信,社会怎能不诚信
来源:搜狐
2012-01-19 11:19:5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昨天发布一项调查称,随着“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的相继曝光,42.9%的公众将食品行业列为最不信任的承诺,除此之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昨天发布一项调查称,随着“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的相继曝光,42.9%的公众将食品行业列为最不信任的承诺,除此之外,电信、房地产、建材等行业也失去了公众的信任;而垄断程度较低,竞争激烈的服装行业赢得的信任度最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发布社会诚信调查报告,已经有些年头了。每一次报告的出炉,都会引发一些社会反响。简单地说就是,它会让人心里感到发慌,因为人们对他人、对社会的信任正在逐年降低。
但是在这份报告中,尤其让我关注的不是被调查人对政府、企业、公共人物的信任之低,而是对自身的信任之高调查中,44%的公众表示在面对诚信问题时能够坚持原则,45.9%的公众表示会视情况基本坚持原则,仅有8%的民众会表示先考虑自身利益。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最信任的是家庭和自己,选择这两项的比例累计为总人数的87.7%。我对此的理解是,看来我们的社会的确出了一些问题,因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很诚信,自己的家人也很诚信,但出了家门,似乎就遇不上几个好人了。
所以,我对这份调查报告本身的诚信是有着一些怀疑的。不是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调查工作者不诚信,而是那些大街小巷被随机调查的受访者,面对关于诚信的问题,未必真正用心做出答案。这本身就是诚信思考中最大的问题,当然也是一种悲哀。
诚然,近年来,我们看到、听到了很多让人不放心、让人感受不到诚信的事件。郭美美这么一个不过是炫富的小女孩,却引发了百年红十字会史无前例的大地震,我们说偶然之中孕育着必然,在郭美美事件之前,红会的一些问题诸如上海分会巨额酒单已经让人们产生了怀疑;“47号文件”以及国家税务局反应的迟钝、一些部门数据出炉所引发的“被幸福”、“被平均” 的感受、关于奢侈品关税调或不调所反映出的政府不同部门间的利益博弈……都在无形之中伤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黑馒头等等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曝光,以“两桶油”、国家电网为代表的央企在喝天价酒、分小车、盖高档别墅的同时,却屡屡与民争利,不可避免地让人感到齿冷。还有更多的企业,依然停留在促销靠忽悠、品牌靠炒作的原始阶段,足见现代商业文明的脆弱与缺失;至于那些所谓的明星、公众人物,在诸如代言广告出问题、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等问题不断被曝光之下,早已不是诚信的楷模,甚至只有负面作用。
但是,我们在抱怨社会、埋怨别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言行是否经得起推敲?人们似乎容易说的时候头头是道,但做就另当别论。人们谈诚信,但潜台词却总是希望别人对自己诚信;人们嘴上挂着公平,但骨子里却往往希望自己身处不公平链的上端;人们痛恨灰色收入,痛恨金钱至上、不收钱就不办事,但事情摊到自己头上,第一反应又往往是托人找关系,花钱消灾。如此,又谈何诚信?又如何要求别人诚信?我们的社会又如何做到诚信?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西安晚报(西安)
2016-11-24 08:59:39
人民论坛网
2013-10-28 2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