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用行动诠释诚信 还9元守候一月欠30港元记一生

来源:每日新报 2011-11-02 15:24:49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作为立人之本,古往今来一直被推崇。近日,在咱身边就发生了这么两件有关诚信的小事:一位“的哥”,在小区门口苦等一个月,只为找到乘客还9元钱;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作为立人之本,古往今来一直被推崇。近日,在咱身边就发生了这么两件有关诚信的小事:一位“的哥”,在小区门口苦等一个月,只为找到乘客还9元钱;一位老人,27年前借了30港元,弥留之际唯一的遗言就是要家人把欠账还上。他们用最平实的行动践行了诚信。

  “的哥”小赵

  乘客多付9元钱小区门口苦等一月

  打车的沈先生付钱时误把10元当1元,为还这9元钱,“的哥”在沈先生上车的小区门口苦等了一个月。

  据沈先生介绍,9月30日,他打算从塘沽贻正嘉合小区去火车站接人,在小区门口打了一辆出租车,到站时计价器显示9.7元,沈先生掏出10元钱给“的哥”,正要下车时想起要多支付1元的燃油附加费,于是匆忙掏出一张纸币交给司机便下车了。接完亲友,他才发现自己误将10元钱当成1元钱给“的哥”了,但纯属自己疏忽,也没在意。

  前天一早,沈先生到小区门口的超市买东西,老板告诉他有位出租司机在小区门口连续等活一个月了,就是为了找他,说要还多收的9元钱。沈先生忙说:“钱不要了,您代我转达对这位师傅的谢意。”说完就要走。老板一边拦住沈先生一边打电话,不到10分钟,“的哥”来了,坚持把多收的9元钱还给沈先生。沈先生特别感动,用这9元钱又打了一次车,两人因为9元钱成了朋友。

  昨天,记者联系上了这位诚信“的哥”小赵。小赵是山东人,来津工作已经5年了。当天他收钱后,找零钱的工夫,沈先生已经下车。于是便时常到沈先生上车的小区门口蹲守,“不是我的钱就不能要,要不心里不踏实。”

  老人李谦

  27年前借30港元临终遗言是“还钱”

  一位老人在病重期间,突然向家人提出,自己27年前去香港出差时曾经向朋友借了30港元,希望家人将欠账还上。

  这位留遗嘱还款的老人叫李谦,老人过世后,他的老伴儿何奶奶将这份遗嘱记在心里。据何奶奶介绍,退休前,老伴儿在物资局进口处工作,1984年11月被派往香港出差,欠下这30港元,但直到2009年底,82岁的老伴儿病危前,都没有提过。病危时,儿子问老人有什么遗愿,老人才说起。经过抢救,老人转危为安。今年9月,老人再次病重,弥留之际又向家人提起还钱的事,儿子答应一定将钱还上。9月21日,老人病故,临终前唯一的遗言便是这句“还钱”。根据“津联公司”的线索,记者联系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天津分会,工作人员表示,事情已经过去了27年,当年的工作人员也都退休了,甚至有的已不在人世。但他们会尽全力询问当年的老干部,看能否找到什么线索。另外,李谦老人原工作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将向退休的老干部了解情况,尽量帮助老人完成这份诚信遗愿。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个人信用贷款可网银自助搞定


网络 2014-10-21 21:21:57

哪些情况记入公务员诚信档案


网络 2014-08-07 15:11:00

虚拟信用卡开闸? 央行Say NO!


网络 2014-03-23 22:11:42

个人信用查询步骤


网络 2013-10-28 22:02:4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