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创办者都想不到,山东交通学院的“诚信小店”竟然能开到现在。这个位于学校宿舍区主路上的小店去年4月11日开业,没人值守,学生买东西都是自助式的,至今没有一个学生赖过账。在“诚信小店”营业
就连创办者都想不到,山东交通学院的“诚信小店”竟然能开到现在。这个位于学校宿舍区主路上的小店去年4月11日开业,没人值守,学生买东西都是自助式的,至今没有一个学生赖过账。在“诚信小店”营业一年半后的今天,创办人还想把小店的模式引入到省内的各个高校去,这种做法可行吗?
□文/片 本报记者 吉祥
诚信小店营业一年半,没人赖过一次账
10月31日下午去教室前,毕志华想起自己还缺个练习簿,就折回学校超市对面的小书柜前,他弯下腰从书柜的第四层拿出3本练习簿,然后麻利地掏出一块钱放在书柜第三层的木制收款箱里。“这样就能买东西吗?没有店员?”毕志华的同学有点惊讶地问。“这个就是‘诚信小店’,没有人看,自己付钱就行。”大一新生毕志华俨然已经是“诚信小店”的老主顾了。
去年4月11日,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系2008级学生孙凤慧创办了“诚信小店”,一张桌子上摆放着种类不多的笔和本子等文具,这就是小店的全部家当。虽然连个门面都没有,但“诚信小店”却非常受学生欢迎,在这里购物完全都是自己挑货、找零,因为小店没人看,顾客买了东西后,自己把钱放在一个鞋盒子里就算交易完成了。店主孙凤慧希望通过这个简单的小店,为自己自主创业积累经验,同时也借小店对大学生进行诚信调查,这将作为她毕业论文的素材。孙凤慧只会在早上6:30和晚上7点出现两次,这也是小店开张和打烊的时间。
“我们都没想到小店能经营到现在,而且越来越受同学们的欢迎。”“诚信小店”新任店主谭成志说,小店运营了一年半,每天的营业额稳定在70到80元,“到现在都没有出现一起同学偷东西或是不给钱的。”去年6月接手小店后,谭成志首先要面对的是进货难题。“对货物的行情不了解,我们的进货量很少,比如中性笔,有时只进一盒。”谭成志介绍,比起近在对面的超市,小店在价格上并无明显优势。此外,因为小店起初只有一张桌子,一旦遇到刮风下雨天,孙凤慧和他就得赶紧把东西收到宿舍,小店也只能打烊歇业,有时行动晚了,小店的货物还有被大风刮走的危险。
比起这些可见的困难,最让孙凤慧痛心的是,小店在经营一周后就遇到了盗窃事件。一名校外的中年男子将收款箱和小店的货物全部卷走,这让她损失了178元。
鼓励的、投诉的……所有留言他们都会回复
随着小店逐渐被大家认可,小书桌也变成了小书柜,而校方前几天专门送来一把大伞,解决了小店雨雪天无法经营的难题。孙凤慧今年升入大四,谭成志也已大三,为了让“诚信小店”继续下去,他们专门吸纳了3个低年级的学生组成5个人的团队。
小店的收款箱上面放着一个笔记本,顾客想买什么东西都可以留言。记者翻了翻笔记本,上面的留言五花八门,只有极少的问题和购物有关,多数都是对小店的鼓励。一位毕业10年的校友就非常感慨地在上面留言,表示小店让他找回了当初上大学的感觉。一位今年刚毕业的于同学则写道:“小店的诚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有顾客举报物品的质量,比如一位同学就留言称,买的笔芯很快就出了故障。不管是鼓励,还是投诉,小店新店员李志欣都会一一回复。“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我们都留了电话,可以直接找我们全额退款。”谭成志说。
被信任的感觉真好,学生说在这购物是种享受
现在,小店仍是每天6:30就开张,李志欣会在收款箱里放5元零钱,方便顾客找零。不过,零钱经常出现短缺,一旦遇到这种情况,顾客可以先拿走所需的东西,有零钱时再放进收款箱。在留言本上,关于这种暂时赊账的记录有很多条。“这次多放5毛,补上上次少给的5毛钱。”一位同学写道。
小店除了购物,有时也能解一些同学的燃眉之急。有的同学没零钱坐公交也会找小店帮忙,他们会在不告知任何人的情况下从收款箱拿走一块钱,然后再在某一天补上,留言本上也有几条这样的记录。“这个都没问题,‘诚信小店’本身就是为了方便学生。”谭成志告诉记者,类似向小店借钱的情况很多。
“这里的东西比超市便宜不了多少,但在这里买东西是种享受。”山东交通学院老师张勇说,在小店买东西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付钱不付钱,全靠个人的自觉,你会感觉到被信任。”
诚信小店在长清开了分店,店主想推广
前不久,“诚信小店”更名为“诚信驿站”,弱化了商品买卖的感觉。在山东交通学院长清校区,“诚信小店”的分店也于新学期正式开张。“经营状况很好,学生都很欢迎这种模式。”山东交通学院数理系大二学生李书朋负责长清分店的日常管理,长清分店同样主要销售笔、本子、胶带等文具,一天的营业额为五六十元,而谭成志则负责给两个店进货。
“利润很少,每天只赚几块钱。”谭成志说,赚钱不是小店的目的,前段时间“诚信小店”捐款1000元资助了两名贫困生,这占了小店一年半来利润的80%。虽然忙前忙后,但“诚信小店”的5人团队从不拿一分钱,就连平时的路费、电话费都是自己出。
“下一步希望把‘诚信小店’的模式推广到其他学校去。”谭成志说,他们正在努力成立“诚信驿站高校联盟”,传播诚信文化,“其他高校如果有人想加盟,我们可以提供经营方式和原则。”
一旦出了校园, 这种模式可行吗?
虽然没对诚信小店在盈利功能上寄予什么期待,但谭成志也有自己的小理想。“希望通过诚信驿站高校联盟传播一种诚信的文化。”谭成志说,推广诚信精神能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此外,这位1989年出生的男生,还想着借“诚信小店”背后反馈的正面信息,传递给社会一种信号,“别看我们是‘80后’、‘90后’,但我们也能撑起一片天。”
围绕在“诚信小店”周围的并不全都是赞扬,这种理想的经营模式是否真能如孙凤慧、谭成志们所愿,在其他高校生根发芽,目前也未可知。“这种方式应该很好的,大学生一般都比较讲诚信,不付钱的应该很少。”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大二学生朱晓宇说,学校里的报摊就经常没人看,但从没听说过学生去偷拿报纸的。不过,朱晓宇也表达了另一个担忧,学校对学生在校内从事经营行为并不完全赞同,“有同学在宿舍里卖吃的就被没收过,要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在校内开这种‘诚信小店’,估计连地方都找不到。”山东大学大四学生杨希越说,虽然“诚信小店”这种经营模式看起来很好,但学生一般还是会关注谁的货物更物美价廉,进货量少的“诚信小店”和学校里的超市比,很难有价格优势。“就是学生想开,也不一定能开,学校绝对不会批场地的。”杨希越曾想和同学合伙经营书店,但向校方打了多次报告也未被批准。
而在另一些大学生看来,在当前社会诚信普遍缺失的情况下,仅靠一个诚信小店并不能扭转社会的诚信状况。“这相当于花钱买诚信,而且是花自己的钱买别人的诚信,没什么可行性,时间投入太大,收获太少。”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大二学生姬娜表示,她对“诚信小店”在高校的推广并不乐观,毕竟这种光投入,不考虑赚钱的模式过于理想,不是长久之计。“现在社会上不诚信的例子太多了,光靠小店的力量不足以改变整个社会的诚信状况。”姬娜说。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