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标普风暴:一次信用降级引发的全球振荡

来源:网络 2011-08-16 08:57:59

过去一周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让供职于加拿大皇家投资银行的陈思进仿佛又回到了华尔街。   “起初在华尔街的日子每天都是冲锋陷阵。后来到了加拿大就像是退居二线,可是这几天感觉又像是回到从前。”如临大敌的不光陈思进一

    过去一周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让供职于加拿大皇家投资银行的陈思进仿佛又回到了华尔街。

  “起初在华尔街的日子每天都是冲锋陷阵。后来到了加拿大就像是退居二线,可是这几天感觉又像是回到从前。”如临大敌的不光陈思进一人,几乎整个全球金融市场都在紧张与疲惫中度过。这场恐慌的源头是标准普尔,这家坐落于华尔街的评级机构的工作就是给各种各样的公司和资产贴上是否值得购买的标签。今年8月6日它正常行使了自身的职责,只是评判的对象稍稍有些出格——标准普尔将美国主权债务的信用评级从最高的AAA级下调到次高的AA+级。

  这条简短的消息跟那天的阳光一道,从美国东海岸出发一路向西,海啸般席卷了这个星球上几乎所有的金融中心。所到之处哀鸿遍野,它波动股市,打击信心,蒸发财富。当天,标准普尔500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分别暴跌6.7%和5.6%,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所有股票自1996年以来第一次全线下跌,该指数的10个主要类别股票至少下跌5.3%,给缓慢复苏的全球经济胸口上一记重拳。

  标准普尔下调评级表面上的直接原因是与美国政府在美债削减额度上的分歧:美国国会通过的债务削减规模为大约2万亿美元,而标准普尔自己的测算是4万亿美元。就是这两者之间高达2万亿的鸿沟最终导致标准普尔作出下调美债评级这个“艰难的决定”。

  对于这个解释,各方给出了多种解读,其中有些甚至充满着阴谋论的调调——这是一场华盛顿和纽约的对抗,更具体点,是国会山与华尔街的战争:之前美国两党迟迟不能就债务上限达成一致,意在扰乱市场心态,向2008年以来经济危机的始作俑者华尔街示威;而两党达成一致后,标准普尔则代表华尔街回以颜色——下调评级,敲山震虎。

  庙堂之高的决策被描绘为江湖闹剧,这样的解读并不为严肃经济学家所喜。但经济政治向来是一胎两胞的兄弟,阴谋论或许过分,却也可能道出某些事实。此外,标准普尔的一句话便能引发整个世界的动荡,合理的解释不是这家评级机构过于权威,而是我们的经济依旧脆弱。

  标普风格:独立评级 好勇斗狠

  在标普下调了美债评级之后,美国著名社交网站Tumblr上出现了这样一个自问自答的帖子:“谁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不是深宅大院里的某位高官,亦非家财万贯的某位富豪,有一个人,他只消擦去一个字母(指标普将美债由原来的AAA降为AA+)就可以让国际市场损失数十亿美元——他的名字叫做大卫·比尔斯(David Beers)。”

  大卫·比尔斯是标准普尔的全球评级主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十分神秘,网络上关于此人的介绍亦十分稀少。即便在以信息丰富著称的维基百科上,你所能查到的也不过是个同名的加拿大记者。但是对华尔街的大亨和华盛顿的大员们来说,他都是个不可绕过的人物。比尔斯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是一名华尔街的“老兵”,与他的副手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及分析师尼古拉·斯旺(Nikola Swann)一起被媒体称为标准普尔“三剑客”。

  “他拥有好学生的一切优点:有心、严谨,善于观察,热衷分析。”比尔斯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一位昔日校友向新金融记者回忆,在学术上比尔斯喜欢刨根问底甚至有些好勇斗狠:“只要他有足够的证据和理由,在与人争辩的时候总是不惜面红耳赤。”这种性格甚至带到了这次决策上,“当时看到下调美债评级的消息,说实话我并不惊讶。”比尔斯的这位校友如是说:“这就是比尔斯的风格。或许换作别人,如果是换一个评级主管,降级的结果可能不会现在就公布,很可能再次进行警告。但是,谁让他是比尔斯呢?”

  但是来自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克雷格(应受访者要求,克雷格为化名)并不认同这一观点,对于“三剑客”的说法,他更加感到无稽:“标普这么著名的评级机构,评级不可能只是几个人的意见,尤其是面对国家信用的评级,更不可能草率从事。”对于标普阴谋论的说法他更加予以抨击:“这次下调评级影响巨大,国际市场损失惨重。标普应当预见到了这一点,因此更加不可能儿戏。”

  8月6日标普下调美债评级后,新金融记者第一时间连线标普方面,并获得了大卫·比尔斯和约翰·钱伯斯的内部电话会议记录。在该电话会议记录中,比尔斯表示,主权评级的五大支柱因子: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外部风险、债务及财政风险等,除了后两项,他们对美国前三项的评估结果保持不变。

  最终让比尔斯等人作出评级下调结果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认为美国的政治决策不如其他同等AAA级的国家那样强而有力,从两党为提高美国债务上限而造成的多次争论可见一斑;其二是其财政状况,其不断上升的债务占GDP比重越来越大,在情景分析下,有可能2011年的债务占GDP的比重为 79%,至2021年飙升至85%。

  质疑标普:业务不精 内幕交易?

  可以想见,手握充分证据的比尔斯在发布评级报告之前已经预见了一场恶战。脆弱的全球市场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在他的一句话面前应声倒下。甚至七大工业国(G7)集团的财长也不得不连夜召开电话会议商议对策。从政府机构的美国财政部、证券交易委员会,到知名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和“股神”巴菲特,无不对标普的这一决定大加挞伐。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习近平心中的互联网


新华网 2016-10-17 21:47:00

浙江孕妇注射药物现不良反应 药企:非质量问题


澎湃新闻网(上海) 2015-09-21 10:49:30

全国老年消费诚信建设工程启动


网络 2014-07-21 13:22:0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