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王学进:给媒体记者建“黑名单”意欲何为?

来源:凤凰网   2011-06-15 16:23:11

在13日举行的“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座谈会上,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毛群安主任倡议,为了打击或者遏制一些极个别媒体有意误导人民,传播一些错误的信息,要加强传播的监控,对极个别的媒体记者,将建立黑名单

    在13日举行的“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座谈会上,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毛群安主任倡议,为了打击或者遏制一些极个别媒体有意误导人民,传播一些错误的信息,要加强传播的监控,对极个别的媒体记者,将建立黑名单。(6月14日中国网)

  毛主任借此提醒媒体记者要客观公正报道食品安全问题,出发点是好的,但提出要对极个别误导公众的媒体记者建立黑名单,则大谬。

  这里先要厘清几个问题,其一,“极个别”是什么概念?谁能保证在实际建立时将“极个别”变成“少数”或者“不少”;其二,如何区分“误导”系主观恶意还是无心之失,因为受制于当今政府信息披露不充分,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千方百计阻扰记者采访,记者的采访权无法得到保证,因而难免有一些失实报道;其三,谁来评估哪个记者该进入黑名单?是公众还是卫生部?当然是后者。这就会导致暗箱操作,可能伤及无辜;其四,建立黑名单意欲何为?是要对媒体记者实施打击报复吗?抑或想剥夺其新闻采访权?

  在此,我必须点破一点:毛主任说是要给媒体记者建黑名单,其实是要给新闻媒体建黑名单,因为最终发布不实新闻的是媒体,记者的不实报道只有通过媒体才能误导公众,造成不良影响。说穿了,卫生部的黑名单不仅是拿来威吓记者的,也是拿来威慑新闻媒体的。其潜台词是:新闻媒体听好了,如果发布不实消息,给卫生部门造成负面影响,你们是要被列入黑名单,没好果子吃的。

  当此全国上下都在为食品安全忧心忡忡,社会各界都在寄望新闻媒体加强对食品安全的舆论监督之际,突然听闻上述消息,顿觉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寒心透了。反观近来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哪一起不是靠勇敢的媒体记者冲破重重阻扰,甚至不惜抱着舍身饲虎的自我牺牲精神,通过卧底等非常规渠道获取信息,掌握不良商贩制造有毒食品的真凭实据,这才有了众多有毒食品惊曝于世。相比之下,卫生部门又有多少作为呢?卫生部不检查自己监管失责、惩处不力等工作中的问题,不感谢媒体和记者的辛勤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反而祭出黑名单这一利器威慑媒体和记者,太让人失望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曾公布《关于在报刊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规定“对于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批评,在报刊上发表后,如果完全属实,被批评者应当在同一报刊上声明接受并公布改正错误的结果;如果部分属实、部分不实,被批评者应当在同一报刊上作出实事求是的更正,接受批评的正确部分;如被批评者拒绝表示态度,或对批评者打击报复,则应受到党纪、政纪和国法的制裁。”记者和媒体在行使新闻与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权利时,固然应当力求真实、准确,但在《新闻法》尚未制定发布的情况下,记者的采访权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因而难免作出一些失实报道,或者对职能部门和政府官员提出错误批评,对此,政府和官员一方面要有宽容的雅量,不必一触即跳,更不能借机打击报复,另一方面可运用信息发布平台,作适当的澄清和解释。

  最后,我要把郭道晖先生的告诫奉送给卫生部:在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关系上,应当以公民权利为本位,党政机关及其官员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当为权利主体服务并受其监督。这个主从关系不能颠倒。在公民和媒体行使舆论监督权利过程中,党政机关与官员更要坚守这一原则。故此,笔者建议毛主任收回上述倡议,因为该倡议明显带着打压新闻舆论监督和报复敢揭食品黑幕真相的记者的意图,不利于创造一个宽松的舆论监督环境。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诚信到底值多少钱?


网络 2014-10-12 23:23:25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