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临时校规”正培植杀伤诚信的病毒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1-05-19 14:17:40

“若有人询问食品安全等敏感问题,不要偏激,务必给出正面回答,相信学校可以很好解决……”,“遇到酷似领导的人来问路,一定要注意礼貌……&rdquo

 “若有人询问食品安全等敏感问题,不要偏激,务必给出正面回答,相信学校可以很好解决……”,“遇到酷似领导的人来问路,一定要注意礼貌……”这类“临时校规”近日在福建某高校流传,学生们被反复交代注意事项。“临时校规”中,甚至连叫餐、在路上吃东西、穿拖鞋走路等平时常见且被默许的行为也被紧急叫停。这些“临时校规”的出台,与近期进行的福建省第11届省级文明学校评估有关。为了迎接检查,各高校参照考评标准,纷纷召开会议、印制传单、群发短信,临时修正或禁止了某些行为。

  大学出台如此“临时校规”,令人五味杂陈、倍感沉重。也许,有人以为临时校规不过是应对上级检查的短期举措,即便有点粉饰、作秀的成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后果与危害。但事实上远非如此。

  高等学府培养的学子不应只有渊博的知识,更应有健全与良好的人格、情操。因此,树立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是任何学校教育都必须坚持的原则与恪守的底线,理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现于学校规章制度的价值取向。但“临时校规”与这些原则底线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面对检查,提前制定统一口径的标准答案,无异于引导、鼓励学生扭曲事实真相。试想,如果学校食品安全真的出了问题,学生按照校规要求,必须“不偏激”地回答,只能表态相信学校会做好,学生最终是该说真话还是讲假话?如果遇到了貌似领导的人问话,便要察言观色、小心应对,这种以貌取人的做法到底属于真诚还是虚伪?

  为了迎接突击检查通过验收,可以对事实与真相进行包装、修饰,同样的,为了名,为了利,按照这个“临时校规”的逻辑也一样可以文过饰非、瞒天过海。倘若大学教育在“临时校规”里传递这样的观念与思想,培育出会“变通”“灵活”的大学生,这是学校之福、社会之福吗?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食品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网络 2015-05-29 00:52:29

谁来给政府信用打分?


光明日报 2014-06-23 10:04:13

企业环境信用评级为何难亮红牌?


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4-03-27 11:07:39

个人信用信息未有效保护 谁之过?


河北新闻网 2014-03-10 12:50: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