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郭世邦: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何难产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1-04-26 21:46:30

商业银行要求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呼声近期再起,而且这一次是多位金融界“大腕”。虽然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各种直接诱因,但信贷资产证券化终究是个难产儿。原因是:   一是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思维的不一致导致难产。在经济环境

   商业银行要求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呼声近期再起,而且这一次是多位金融界“大腕”。虽然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各种直接诱因,但信贷资产证券化终究是个难产儿。原因是:

  一是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思维的不一致导致难产。在经济环境较好的时候,监管部门鼓励商业银行创新,推出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比如2005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获准作为试点单位,分别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但据统计,2005年12月至2008年11月,国内资产支持证券一共仅发行19单,发行总额约670亿元。其原因在于商业银行尤其是商业银行分行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并不积极,因为在当时,他们既不缺存款,又不缺规模,也没有资本压力,存贷比也比较低,不明白为什么需要他们把好端端的资产卖掉,而且在经济形势较好的时候,卖掉贷款容易,而发放贷款难。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综合性因素,造成资产证券化没有成功。

   而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商业银行迫于规模、资本、利润的压力,希望通过资产证券化出售资产,但监管部门认为时机不妥。监管部门表示,资产证券化的目的不是为了让银行腾挪资产,而是通过资产证券化,把银行的风险分散出去。很显然,二者的目的并不相同。

  二是在目前货币政策收紧的情况下,不可能很快推出信贷资产证券化。一旦允许商业银行尝试信贷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就可以在不突破总规模的前提下,通过不断出售贷款来不断放款,无疑增大了央行对社会融资总量调控的难度。央行已经意识到单纯控制信贷总量不足以调控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因而今年提出要调控整个社会融资总量,由于调控社会融资总量涉及的面较多,统计和调控的难度都较大,目前还在探索论证阶段。在这样的形势下,央行不可能让一个可控的量(信贷总量)变成不可控的量,也就是说,央行不会同意很快推出信贷资产证券化,除非央行对调控社会融资总量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办法。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诚信到底值多少钱?


网络 2014-10-12 23:23:25

地方债,信用评级“准”吗?


网络 2014-06-30 15:06:37

“无人监考” 能否考出诚信?


新华网 2014-05-27 19:21:49

谁把我列入贷款信用不良记录黑名单?


燕赵都市报 2014-01-07 14:34:0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