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前到年后,一些超市屡屡爆出价格标签欺诈。 在超市结账时,你会核对价码吗?昨日河南商报联合新浪河南网站进行了调查,近六成受访者称结账时不会注意标签。一些网友则表示,要从长长的购物小票中挑出与先前看到的价码不符的商品,堪比记忆竞赛,
从年前到年后,一些超市屡屡爆出价格标签欺诈。
在超市结账时,你会核对价码吗?昨日河南商报联合新浪河南网站进行了调查,近六成受访者称结账时不会注意标签。一些网友则表示,要从长长的购物小票中挑出与先前看到的价码不符的商品,堪比记忆竞赛,“太考验人的记忆力了!”
故事
多位市民曾遭遇价签陷阱
郑州市民陈先生是个对国外大公司比较“感冒”的人。某家大型超市开到小区门口时,他对媳妇感叹:以后买东西方便多了。
谁知道没多久,他的幸福感就变成了怒火万丈。
都是一个塑料盆惹的祸。
原价15.8元,标签上注明促销价7.9元。“到收银台结账时小票上显示还是15.8元。”跟收银小姐好一番争执,最后验了标签,一直闹到服务台,相关负责人才给出说法:结账系统没有及时更新,确实多收了。
虽然经过一番周折,多收的几块钱最后退了,但陈先生觉得窝火,“我买的东西不多所以注意到了,以前买得多,还不知道被坑了多少次!”
另一位市民王女士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家住北区的她,几日前到门口的一家大型超市买了两个靠垫。原价36.8元,黄标签上显示打折后16.8元,到收银台结账时一看还是36.8元。“我说价格错了,收银小姐还说这个料子不可能。他们去把标签拿了下来,接着又去找靠垫的相关负责人,等了好大一会儿给我的解释是:可能优惠期已过,现在价格又恢复了。”
折腾了一大圈,这解释显然不能让人满意,一怒之下,王女士最后选择了退货。
昨日记者在网上网下咨询,不少人表示曾遇到过价签陷阱。近六成人称结账时不会注意标签。将近八成人觉得,只有在买东西件数很少,或在商品促销力度很大的情况下,才会核对标签。但即便核对,也有人觉得,不一定能记清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前看到的商品促销价格是多少。
网友“冰雪乐园2011”说,“原来去超市购物都是稀里糊涂,人家要多少钱我给多少钱,现在也是顺便扫一眼。要从长长的购物小票中让我回想标签价格确实困难。这也太考验我的记忆力了!”
对策
超六成人会要求退还差价或赔偿
明明觉得捡了便宜,结果却是比去别家超市还要多掏三五块,这种被欺诈的滋味换谁都不会好受。
遭遇价签欺诈,你会咋办?
昨日的调查中,近四成人表示遇到这种情况,一怒之下,会选择退货。四成多的人称会要求退还差额。只有两成多的人表示,会要求商家五倍赔偿。
但也有受访者觉得,不管是退货、退差价还是要求赔偿,都太麻烦了。
家住西区的薇薇2月15日下班前顺路拐到一家超市买了瓶可乐,“促销价4.9元,回家一看小票,上面打的是5.5元。”
吃了哑巴亏很恼火,但薇薇没去找超市索赔,“坐公交车到超市,找相关人理论,没有一个多小时解决不了,费时费力,太麻烦了。”
而网友“天津城市生活”则表示,一些大型超市虽然表示,一经发现价格欺诈,可赔偿消费者差价的五倍,但仍然强调仅在当日有效。“过了当天你才发现,对不起,不赔偿了。这不是忽悠人吗?”
他觉得在超市购物的时候,一定要看清自己所购买商品的标签价和收银小票上的价格,如果遇上超市的价签陷阱,“就拿起你手中的手机拍照吧,立此存照,有图有真相,超市想不承认也难了。”
这倒是个可行的办法,但前提是:你还要不怕麻烦。
律师
不管是故意还是疏忽
出了错,消费者都有权要求赔偿
昨日的调查中,10.5%的人认为价签欺诈在超市普遍存在。近八成人认为,价签陷阱确实会有,但在一些信誉好的大型超市会好一些。
让消费者感到纠结的是,有一些超市,甚至可能是一些很知名的国际大型超市,价签陷阱一再出现,这究竟是为什么?
近 六成的受访者昨日表示,超市就是故意利用人们的疏忽,侵害消费者利益。“多收我三五块我没发现,多收他三五块他没注意到,超市里每天购物的人那么多,积累到一起,超市大发了。”王女士气愤地说。
但也有受访者表示,还是对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宽容些吧。网友“蔚蓝天空”说,工作都是由人来做的,人做的难免出现差错,“工作失误导致的价差不应称为企业欺诈,而是个人失误吧。五倍价差……估计马上有人会利用这个价差来吃饭了。”
郑州市商鼎路一家超市工作人员表示,有时候因为大批商品价格更换,也许是好几百甚至上千种商品,有一些价签未能够及时换掉,尤其是在促销结束的第二天人手不足时,所以会造成出现差价。“但一经发现,我们肯定要无条件地为顾客退换货,还要处罚当事的工作人员。”
河南商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郑成斌认为,提供正确的价格标示是所有商家应该做的最基本的工作,“不管是故意还是疏忽,只要收银存在价签不符,给消费者带来消费误解,造成了事实消费损害的,消费者尽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要求相应的赔偿。”
新闻延伸
“价格门”
捧红手机比价软件
用手机对着商品的条形码拍张照,屏幕上就会出现同一商品在江苏省无锡市不同超市的价格,以及商品在其他城市的价格区间,让消费变得“透明”。最近,随着超市价格欺诈事件影响面的扩大,这种手机比价软件在无锡白领间渐渐流行。
比价软件“流行”无锡
市民刘先生为记者演示了这款软件的使用方法:用手机对准一款康师傅550毫升装绿茶的条形码一拍,仅过了两秒钟,屏幕上就显示:“欧尚2.1元,上海2.1元~3元,北京1.95元~2.5元,苏州2.15~2.2元……”等信息。随后,刘先生又扫描了袋装开心果、巧克力等多样商品,无锡地区均只有欧尚超市的价格信息。
“之前还有家乐福和沃尔玛两家超市的价格,不过最近都不显示了。”刘先生说,这款软件他早在去年7月就安装使用了,当时有无锡家乐福、沃尔玛和欧尚超市的价格信息,自己在购买高档酒、滋补品等价格较高的商品时都会比较一下。自从超市“价格门”事件曝光后,这款软件越来越流行。遗憾的是处于“价格门” 事件核心的家乐福和沃尔玛超市的价格却查不到了。
这种软件主要适用于两款手机
随后,记者在一些手机论坛上看到,这类比价软件有10来种,可免费下载,主要适用于iPhone和HTC两款手机。“其实这种比价功能也有一定缺陷。”刘先生表示,自己在使用中也会遇到问题,比如因为此软件在无锡尚处于发展阶段,列入比价的超市较少,查询的商品主要为食品和日用品,散装等其他商品价格无法显示,也会出现更新不及时、显示错误等问题。
手机比价软件的“货比三家”还仅限于iPhone、HTC等高端手机用户。2月14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超市价格欺诈事件曝光后,一般消费者购物时对价格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也逐步增强,结账结束后仔细核对小票的市民较以前明显增多。
宣传单、相机、小本子
也成了逛超市比价“伴侣”
“有的东西超市价格相差蛮大的,我这样一边走一边看,能买到最便宜的。”14日下午,记者采访时遇到了拿着三家不同超市的宣传单在购物的曹阿婆。
曹阿婆说,身边的邻居中和她做法一样的不在少数,这样能买到最实惠的商品。通过长时间的摸索,她也知道了大致的规律,比如某超市的锡山黄酒最便宜,常常卖断货;某超市的葱油面包最便宜,口味也不错等。家乐福超市保利店工作人员也透露,随着维权意识的增强,市民中带着照相机拍价格、用手机算价格的年轻人和拿着小本子买一样商品抄一样价格的老年人越来越多。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