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谁来监督机构信用档案建设

来源:网络 2011-01-26 11:07:31

截至2010年底,央行个人征信系统已为7.77亿多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党委书记王晓明说,“目前,查询个人信用档案是商业银行贷前审查的必经环节。守信者可以享受到贷款利率优惠、授信额度增加等实实在在的好处,

   截至2010年底,央行个人征信系统已为7.77亿多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党委书记王晓明说,“目前,查询个人信用档案是商业银行贷前审查的必经环节。守信者可以享受到贷款利率优惠、授信额度增加等实实在在的好处,失信者将很难获得贷款,或承受贷款利率上升、授信额减少等带来的经济损失。”(1月25日《人民日报》)

  这意味着,我们大多数人在央行那里都有自己的个人信用档案。不难想象,在这个档案上,书写着我们的诚信善。当然,这些状况可能与我们个人信用是一致的。但是,对于个人信用档案建设而言,又绝对由别人来在暗地里自由书写,这就要求,征信系统本身必须足够的科学与公正。

  尽管我们对自身的诚信行为很清晰,但对银行的征信过程却并不清晰,这是值得担忧的事。这里包裹着太多复杂的细节,涉及到很多标准考量。对于普通公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复杂课题,如果弄不明白,不小心就会让负面信息进入到自己的个人信用档案中。

  银行个人征信系统的采信手段,要想令广大公众信服,产生特定公信力,一个前提就是不能光由银行来自说自话。换言之,也就是谁来监督信用体系建设的问题。

  在当前法律法规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不足够完善的前提下,如何保证信用建设的公平与公正,如何给予公众对自身采信的知情权,现在必须摆到台面上,让公众看个明明白白。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欠钱人没有财产,就不起诉了?大错!


北京才良(杭州)律师事务所 2018-06-14 10:11:05

谁来给政府信用打分?


光明日报 2014-06-23 10:04:13

“无人监考” 能否考出诚信?


新华网 2014-05-27 19:21:49

个人信用信息未有效保护 谁之过?


河北新闻网 2014-03-10 12:50: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