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接收答案的“橡皮擦” 吉林招生考试办公室16日晚开始对四平市所有监控录像进行回放审查,重点查看考场秩序,考生有无开考后不答题、一小时后答题现象,是否有考试频繁看手表(显示器)、摸耳朵(无线耳机)等现象。
考生接收答案的“橡皮擦”
吉林招生考试办公室16日晚开始对四平市所有监控录像进行回放审查,重点查看考场秩序,考生有无开考后不答题、一小时后答题现象,是否有考试频繁看手表(显示器)、摸耳朵(无线耳机)等现象。(1月18日 《人民日报》)
作弊本身是错误的,严重的可能触犯刑律。但在现实中,作弊不仅没有禁止,反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发生在吉林四平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作弊中再次显示出考试作弊的“高科技化”,这种现象本身足以引起国人的重视。因为其拷问的乃是整个国家的诚信体系,是不是我们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变得越来越不诚实了呢?这才是屡禁不止的考试作弊现象本身的价值。这次,教育部动了真格的,要求一查到底。但是,这个“底”到底应该查到何处,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拷问的问题。
在考试开始之前,网络上已经有人在兜售考试的答案。假如这样的答案是真的。那么,一定存在着考试试题的泄露。这就是与考试的保密人员有直接关系的事件。假如答案是不正确的,那么,另当别论,因为其中可能存在着欺诈行为。但是在四平的研究生考试中,答案的准确率竟然高达80%。如此高的准确率到底刺痛了谁的神经?是监考不严格还是提前泄露了题目呢?到底是监考人员与考生之间达成了一种合谋还是另有隐情呢?所有这些,都应该是教育部“一查到底”应该囊括的内容。
目前,已经将两个出卖考试接收器的人员抓获,但这仅仅是细枝末节,因为这些人员仅仅是基层的操作人员。在他们背后隐藏的才是事情应该关注的原委。由此可见,考试作弊事件屡禁不止的根源有两个一个是利益一个是监督。利益,在于在进行作弊中已经形成一个高端的产业链,从“枪手”到贩卖接收器的人,每一个环节都是有利可图的。否则,没有人去铤而走险。监督,意思是在整个作弊事件中,最欠缺的就是监督。假如采用高科技的手段将那些接收器消灭在进入考场之前,那就没有所谓的作弊事件。在这里,可能还存在一个监考者是不是已经与作弊者达成了一致。
而作弊本身对于那些没有作弊的人员来说就是一种天然的不公平,即使将全部的试卷进行封存也是如此。假如重新进行考试,那么,那些本来没有作弊却没有达到原来成绩的人该如何面对呢?这样的事件本身就是在挑战现行的诚信体系。因为这样的违法成本比较低,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考试的先进手段竟然总是滞后于作弊手段。假如这样的作弊事件还出现,中国教育的诚信体系将受到危险,不仅仅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去作弊,整个体系也就式微了。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