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王传言:高科技作弊拷问诚信体系

来源:荆楚网 2011-01-19 11:21:33

考生接收答案的“橡皮擦”   吉林招生考试办公室16日晚开始对四平市所有监控录像进行回放审查,重点查看考场秩序,考生有无开考后不答题、一小时后答题现象,是否有考试频繁看手表(显示器)、摸耳朵(无线耳机)等现象。

考生接收答案的“橡皮擦”

  吉林招生考试办公室16日晚开始对四平市所有监控录像进行回放审查,重点查看考场秩序,考生有无开考后不答题、一小时后答题现象,是否有考试频繁看手表(显示器)、摸耳朵(无线耳机)等现象。(1月18日 《人民日报》)

  作弊本身是错误的,严重的可能触犯刑律。但在现实中,作弊不仅没有禁止,反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发生在吉林四平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作弊中再次显示出考试作弊的“高科技化”,这种现象本身足以引起国人的重视。因为其拷问的乃是整个国家的诚信体系,是不是我们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变得越来越不诚实了呢?这才是屡禁不止的考试作弊现象本身的价值。这次,教育部动了真格的,要求一查到底。但是,这个“底”到底应该查到何处,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拷问的问题。

  在考试开始之前,网络上已经有人在兜售考试的答案。假如这样的答案是真的。那么,一定存在着考试试题的泄露。这就是与考试的保密人员有直接关系的事件。假如答案是不正确的,那么,另当别论,因为其中可能存在着欺诈行为。但是在四平的研究生考试中,答案的准确率竟然高达80%。如此高的准确率到底刺痛了谁的神经?是监考不严格还是提前泄露了题目呢?到底是监考人员与考生之间达成了一种合谋还是另有隐情呢?所有这些,都应该是教育部“一查到底”应该囊括的内容。

  目前,已经将两个出卖考试接收器的人员抓获,但这仅仅是细枝末节,因为这些人员仅仅是基层的操作人员。在他们背后隐藏的才是事情应该关注的原委。由此可见,考试作弊事件屡禁不止的根源有两个一个是利益一个是监督。利益,在于在进行作弊中已经形成一个高端的产业链,从“枪手”到贩卖接收器的人,每一个环节都是有利可图的。否则,没有人去铤而走险。监督,意思是在整个作弊事件中,最欠缺的就是监督。假如采用高科技的手段将那些接收器消灭在进入考场之前,那就没有所谓的作弊事件。在这里,可能还存在一个监考者是不是已经与作弊者达成了一致。

  而作弊本身对于那些没有作弊的人员来说就是一种天然的不公平,即使将全部的试卷进行封存也是如此。假如重新进行考试,那么,那些本来没有作弊却没有达到原来成绩的人该如何面对呢?这样的事件本身就是在挑战现行的诚信体系。因为这样的违法成本比较低,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考试的先进手段竟然总是滞后于作弊手段。假如这样的作弊事件还出现,中国教育的诚信体系将受到危险,不仅仅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去作弊,整个体系也就式微了。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斩断那些伸向孩子们的“黑手”


新华网 2018-09-28 16:48:37

诚信到底值多少钱?


网络 2014-10-12 23:23:25

谁来给政府信用打分?


光明日报 2014-06-23 10:04:13

谁把我列入贷款信用不良记录黑名单?


燕赵都市报 2014-01-07 14:34:0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