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李琼:麻疹强化疫苗关系到政府信用重建

来源:长江日报 2010-09-09 09:09:57

我国最大规模的麻疹强化疫苗行动将于9月11日开始,而近来对这一行动产生的疑问成了一个社会焦点事件。针对社会中流传的“恐慌短信”和担忧,卫生部日前作出紧急辟谣和释疑,麻疹疫苗全部由国内生产,到现在已经使用了44年,

  我国最大规模的麻疹强化疫苗行动将于9月11日开始,而近来对这一行动产生的疑问成了一个社会焦点事件。针对社会中流传的“恐慌短信”和担忧,卫生部日前作出紧急辟谣和释疑,麻疹疫苗全部由国内生产,到现在已经使用了44年,疫苗质量有保证。针对为何只对中国小孩进行麻疹强化免疫的疑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官员也明确予以否认,称一些发达国家也都进行了类似的活动,其中包括英国、巴西、阿根廷、韩国等。

  在社会广泛讨论、质疑乃至“恐慌短信”的流传面前,这次涉及上亿人的疫苗接种行动面临严峻考验。应当承认,公共卫生部门的行动是积极和明智的。所有公共安全事件一再表明,正视社会舆情的现实,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作出解释,以增进信息公开,消除公众疑虑,是消除社会恐慌最有效的手段。

  疫苗接种,尤其是国家免费向国民提供的疫苗接种,作为一项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一直被视为国家对公民健康所承担的一种公共卫生责任。这种公共卫生责任,得以在国民中普遍推行,是因为它一般能获得国民的广泛认可和信任,认可的基础是公共卫生部门以促进国民健康为宗旨的公信力。

  麻疹疫苗遭遇的信任危机,实际是公共卫生机构遭遇的信任危机。从公众担心的内容和“慢性毒药”的谣言指向来看,社会的怀疑直指接种疫苗是否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是否为着孩子的健康这类根本问题之上。公共卫生机构的根本宗旨遭遇怀疑,表明信任危机已是相当深重。在科学解释和政策说明之外,这种信任危机也绝对不容回避。

  麻疹疫苗并不是公共疾病预防的一个新生事物,大范围的接种也不是第一次。从社会的反应来看,麻疹疫苗面临的问题不只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心理问题。这种社会心理表现在,社会产生疑虑和担心的根源,主要不是缺乏对麻疹的足够认识,而是对公共卫生机构缺乏足够信任。

  事实上,近年来各地频发的“问题疫苗”事件,它所包含的不合格疫苗入市,疫苗采购腐败,非正常的不良反应,乃至致死致残等一系列问题,一再成为众所关注公共卫生事件,愤怒和伤痛一再成为强烈的社会情绪。但多数“问题疫苗”事件的最终处理难称严肃,多属轻描淡写或不了了之。疫苗的生产、采购、保存以及公共卫生机构与疫苗企业的关系均处于晦暗不明的状态之下,本应最具信任感的疫苗有时成了公众认知中的潜在伤害源。这就是谣言某种程度上能够惑众的社会心理基础。

  从以往“问题疫苗”观察此次麻疹疫苗遭遇的担忧,其实就是公众由一系列具体事件的失望,衍生了对整个公共卫生部门和社会防疫体系的怀疑。它告诉我们,公共管理部门一旦轻视公信力受到的损害,社会代价必然高昂。从根本上避免这种社会代价,必须从公共卫生机构的信任重建开始。这意味着在所有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权力部门当以更加公开、公正、更具公共责任的形象扫除社会不良观感,筑牢公共卫生事业的公信力。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食品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网络 2015-05-29 00:52:29

“无人监考” 能否考出诚信?


新华网 2014-05-27 19:21:49

谁来为携程信用卡危机买单?


腾讯科技 2014-03-24 08:55:42

谁把我列入贷款信用不良记录黑名单?


燕赵都市报 2014-01-07 14:34:0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