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ay宣称他们的成功是相信“人性本善”,因为信任,才得以顺利实现见不到商品情况下的网络购买。其实还可以进一步看:性本善也好、性本恶也好,只是人性判断的一种结果。而之所以能得出“我能够相信你是善的&r
eBay宣称他们的成功是相信“人性本善”,因为信任,才得以顺利实现见不到商品情况下的网络购买。其实还可以进一步看:性本善也好、性本恶也好,只是人性判断的一种结果。而之所以能得出“我能够相信你是善的”结论,则是因为通过互联网任何两个人之间都能建立直接的关系,实现跨越时空的联系,达成对人性的判断。
传统工业社会的分工协作是基于过程的: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要经过一级批发、二级批发⋯⋯零售各个环节;生产本身也是基于过程的,不同企业的部件生产依次经过一个个环节,最终达成产品生产。因此,技术的进步是基于效率考量,对过程不断优化来提升整体效率。
那么,现在我们考虑一个问题:效率提高的极致是什么?当我们不断简化过程,提高过程效率,最极端的情况,就是把过程消灭。从商业流通的角度看,就是抛弃了中间的批发零售环节,生产者直接面向消费者。因此,电子商务最重要的特征是买家与卖家面对面,无需任何中介。当然,现阶段卖家更多的是零售者,而不是生产者,但至少批发环节存在的价值已经大大降低。电子商务的目标就是让消费者绕过中间环节直接去跟生产者打交道。
基于网络的信任并不是天然的,工业时代信息不对称,许多环节存在于生产阶段与流通阶段,消费者并不公开知晓。消费者用仰视和敬畏的态度看待商业,深深感受到一种被控制感。由于商品通过中间环节是直接可见的(比如到柜台看货),对控制感有一定的弥补。现在,电子商务缺乏直接可见的支持,如果沿用传统商业做法,则难以达成足够的信任。为此,电子商务推动整个商业像桌上的水晶球一样透明,让消费者感觉可以完全去掌握它、俯视它,体验消费购物的快乐,这是新的交易价值观的重造过程。
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就是文化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在中国,eBay更多地是作为一个失败者的形象出现。其实不单eBay,亚马逊、微软和Google都曾经或者正在陷入一个巨大的中国式失败迷局。比较而言,制造业的表现就很好,IBM、惠普等传统IT巨头,在中国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互联网上表现差别如此之大,跟传统文化价值观有关。西方人的信用观是建立在对规则的信任上的,如广泛的基督教信仰,他们可以不相信人,但是都相信规则。但在中国,信用是建立在对人(个人或者一群人构成的机构)的信任上的,淘宝的成功最主要是支付宝的成功,它把中国的信任习惯跟西方的信用制度结合得很好。对eBay来说,同样性质的PayPal只是支付手段之一。
现在,如果再问电子商务的目标是什么?我们会说,它创立了一种比工业市场交换更高级的信用模式。
对电子商务本质的探讨,才能揭示电子商务长期发展的秘密。传统工业是由稀缺性决定的,生产是驱动力;而现在稀缺性正在转向富足性,社会逆分工的浪潮带动的个性化正在颠覆社会化大生产,这是一种更长期的决定力量。从浅层次上讲,这是商业模式的变更,从深层次上讲,是人与商品的关系正在改变。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