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希腊债务危机中,评级机构的结论左右着欧洲央行和机构投资者。希腊债务危机的升级背后似乎都有评级机构的影子,那么它们又何以如此呼风唤雨? 过去半年,欧洲债务危机跌宕起伏,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频频与希腊出现在一
在希腊债务危机中,评级机构的结论左右着欧洲央行和机构投资者。希腊债务危机的升级背后似乎都有评级机构的影子,那么它们又何以如此呼风唤雨?
过去半年,欧洲债务危机跌宕起伏,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频频与希腊出现在一起,而每次带来的似乎都是坏消息。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
2009年12月8日,惠誉率先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为“BBB+”,同时将希腊公共财政状况前景展望确定为“负面”。14天后,穆迪则将希腊短期主权信用级别由A-1下调至A-2级。至此,希腊债务危机终于爆发。
2010年4月22日,美国信用评级公司穆迪(Moody’s)宣布降低希腊主权债务的信用等级。当日希腊国债市场价格大跌,融资成本(收益率)飙升。4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希腊政府正式向该组织申请贷款,要求救援。
2010年4月27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BBB+降为BB+,短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2降至B,评级展望定为负面。此外,标准普尔还下调了希腊国民银行、欧元银行、阿尔法银行和比雷埃夫斯银行的信用评级。这是自欧元开始启动以来,第一个欧元区国家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被评为垃圾级。此举加深了外界对于希腊债务危机升级的恐慌情绪,引发了全球市场的剧烈震荡。
其他欧洲国家也迅速成为三大巨头下调评级的目标。4月底,标准普尔将葡萄牙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降至A-。5月初,穆迪将葡萄牙Aa2级主权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并提出有可能下调两档的警告。5月底,惠誉宣布将西班牙的主权评级从AAA级下调至AA+级。由此,希腊债务危机开始向欧洲债务危机发展。引发全球市场恐慌,美国和全球股市都出现了暴跌。
在希腊债务危机中,评级机构的结论左右着欧洲央行和机构投资者。希腊债务危机的升级背后似乎都有评级机构的影子,那么它们又何以如此呼风唤雨?
欧盟通过7500亿救助希腊计划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5月2日,欧元区与IMF通过方案救助希腊。该方案主要内容是,欧元区和IMF联合向希腊提供1100亿欧元的贷款,分三年到位;首批资金300亿欧元将在5月19日前到位,以令希腊政府可以偿还届时到期的85亿欧元国债。
但是,这个救助方案不足以安抚市场。投资者认为欧盟救助希腊的行动太迟、太弱。希腊债务危机已经蔓延到葡萄牙、西班牙,甚至意大利,金融市场的不安情绪不断上升。希腊国内的抗议浪潮、信贷市场趋紧,5月6日美国股市都出现无法解释的狂泻,让市场感觉希腊危机可能会像当年的雷曼兄弟一样,带来系统性的危机。
这一切促使欧盟财长们接连几天召开会议商讨对策。瑞典财长伯格在会议开始时表示,如果不能出台一个令人信服的方案,那么受财政赤字“传染”的国家就会成为投机者“狼群行为”的牺牲品。
5月10日,欧盟27国财政部长在布鲁塞尔经过紧急磋商,出台了“欧元稳定一揽子计划”。根据该计划,欧盟将建立一个高达7500亿欧元的基金,用于帮助那些出现金融和债务危机的欧元国家,以保持欧元的稳定。它的目的是阻止金融市场对欧元的投机,对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实施救助措施。
这套史上最庞大的救助机制由三部分资金组成,其中4400亿欧元将由欧元区国家根据相互间协议提供,为期三年,600亿欧元将以欧盟《里斯本条约》相关条款为基础,由欧盟委员会从金融市场上筹集,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提供2500亿欧元。新的救助方案将在必要的时候向葡萄牙和西班牙等高财赤、面临不稳定局面的国家提供支持。
紧随该救助计划之后,欧央行表示将实施“干预”以保证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5月10日,欧央行开始购入债券。但欧央行表示,这种干预是冲销式干预,也即不会增加金融系统总流通货币量。
欧央行还重启了无限制的三个月期固定利率贷款,这是欧央行对抗信贷市场危机的重要工具。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中央银行10日均表示已经开始购入政府债券,但没有提供具体情况。欧央行还恢复了与美联储的美元-欧元互换机制。5月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齐表示,需要采取决定性行动来挽回投资者信心。这表明美国非常担心欧洲的危机会影响美国的经济复苏。
欧盟和欧央行的举措带动全球市场大涨。5月10日欧元汇率一举跃升至1.3美元以上。希腊10年期借贷成本下跌了将近一半,纽约股市开盘也大涨,道琼斯指数飙升400点以上,而三大指数涨幅均超过4%。亚洲市场也普遍上涨。日本日经指数收盘上涨1.6%,澳大利亚股市收盘涨2.7%,中国内地上证综指上涨0.4%,而韩国和中国台湾股市分别上涨1.8%和1.3%。中国香港恒生指数上涨2.5%。
在希腊债务危机中,评级机构的结论左右着欧洲央行和机构投资者。希腊债务危机的升级背后似乎都有评级机构的影子,那么它们又何以如此呼风唤雨?
欧盟陷入二战以来最困难时期
然而,欧盟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月初通过的庞大救助方案只能弥补短期债务资金缺口,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希腊的债务偿付能力问题。
据IMF分析,援救方案要求希腊采取财政“紧缩措施”,大幅削减以工资为主的政府支出(政府雇员的工资将被削减14%),将导致经济至少在今明两年严重衰退(-4%以上),使总公共债务(包括当年的和过去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从2009年的115%恶化到2011年的130%。大幅裁薪和严重经济衰退,将大幅推高失业率(从2009年的9%上升到2012年的15%),引起通货紧缩,使现有的债务因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的增加,而雪上加霜。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承认援救方案只能解燃眉之需。
到底有没有办法解决希腊债务偿付能力问题呢?有三种可能办法:
其一、债务重组:即在债务方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方按照其与债务方达到的协议作出让步;
其二、货币贬值:让希腊脱离统一货币的欧盟,以便通过本国货币的大幅贬值,摊薄欠债,并提高产品竞争力,达到增加出口和经济增长;
其三、拖欠债务或赖债:一个“无计可施”后的办法;
欧盟对这些可能出路是了然于胸的,之所以避而远之是因为目前采用任何一种办法,都将使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快速蔓延到其他“猪猡五国”(PIIGS,源于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等五个高度负债欧盟国家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它们共负债3.5万亿美元,其中近3万亿美元由欧盟银行持有),进而导致欧盟的解体。对此,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开诚布公地警告欧盟成员国:“我们身处在二战以来,甚至是一战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在希腊债务危机中,评级机构的结论左右着欧洲央行和机构投资者。希腊债务危机的升级背后似乎都有评级机构的影子,那么它们又何以如此呼风唤雨?
评级机构:警示危机还是催化危机?
可以说,希腊债务危机每次升级的背后似乎都有评级机构的影子,那么,他们又何以如此呼风唤雨?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信用评级机构的基本职责就是对债券发行方的违约风险作出专业判断,它们提供的评级结论是投资者判断风险的重要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融产品的定价。正因为如此,希腊每一次遭降级都导致其国债收益率进一步攀升,融资成本不断增加,最终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只得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援。
在希腊债务危机中,评级机构的结论更是左右着欧洲央行和机构投资者。因欧洲央行接受的抵押品信用评级的门槛是“A-”,希腊信用评级被降至“BBB+”这便意味着欧洲央行在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行的特殊政策于今年底到期后,将不能再接受希腊国债作为抵押品,从而切断了希腊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迫于救助希腊需要,欧洲央行不得不决定对希腊破例,而那些稳健型的养老金基金仍将不能再购买希腊国债,这对面临融资难题的希腊政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就受到过广泛的批评。信用评级机构被指在美国次贷危机苗头显现时反应迟钝,没有及时下调次贷产品的信用评级和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从而导致损失扩大,加重了金融市场的动荡,并使其最终演变成金融危机。
信用评级机构是在忠实履行职责,还是在推动危机升级?希腊危机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评级机构自身信誉的质疑。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