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投资者服务公司2010年5月3日表示,亚洲及澳大利亚的企业信用评级趋势在2010年第1季继续改善,并预期此正面之发展在2010年会持续,同时日本企业的评级下调压力亦会缓和。 穆迪首席信用评级主任刘惠萍称:“在2010年
迪投资者服务公司2010年5月3日表示,亚洲及澳大利亚的企业信用评级趋势在2010年第1季继续改善,并预期此正面之发展在2010年会持续,同时日本企业的评级下调压力亦会缓和。
穆迪首席信用评级主任刘惠萍称:“在2010年第1季末,亚洲受评企业当中,具有负面评级展望的百分比为28%,虽然仍高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数字已连续两季逐步下降。”
刘惠萍是在穆迪发布其撰写的最新报告时发表上述评论的。该报告回顾了2010年第1季亚太区非金融企业的信用评级趋势。
刘惠萍称:“除了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以外,影响穆迪亚太区企业评级展望的关键因素,包括中国经济的发展、通胀升温及亚洲货币升值对企业营运利润的影响,企业并购的步伐及资本开支增加的幅度。”
在2010年第一季,亚太区(不包括日本)负面评级行动的次数持续下降,由2009年底的11次减少至该季的10次,达到两年的低位。
在上述10次负面评级行动中,澳大利亚的公用事业占了3次,原因是这些企业的财务指标未能支持其先前的评级水平,而且其信用状况亦难于短期内大幅改善。另一方面,2010年第1季共有8次正面评级行动,全部属于亚洲,原因是企业的财务及营运状况改善。
刘惠萍说:“此外,行业之间亦存在不同的评级趋势。例如,零售业出现负面评级趋势,而汽车制造业及房地产开发业则呈现正面的评级趋势。另一方面,基于个别公司的原因,印度尼西亚电讯业的评级趋势好坏参半。”
日本方面,虽然仍然以负面评级行动为主(一共有8次之多),但该国却出现了自2008年第3季以来的首次正面评级行动。日本2010年第1季的负面评级行动之中,有三分之一是属于房地产企业,原因是房地产企业的负债比率偏高,加上当地经济及租赁市场疲弱,以致该些公司业绩逊于预期。
因此,具有稳定展望的日本受评企业的百分比,由64%进一步下降至60%,而具负面评级展望的企业则由35%增加至38%。
尽管如此,鉴于外围环境好转、业务重组及成功再融资等因素,预期2010年第2季开始,日本的评级趋势将渐趋稳定,其中综合及消费电子业发行人已见此趋势。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