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益三(资料图片)
新浪财经讯 “2010中国低碳经济论坛”于2010年4月10-11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召开。上图为孔子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益三。
胡益三: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来到钓鱼台国宾馆来参加2010中国低碳经济论坛,和大家一起分享看法。
首先,祝贺2010中国低碳经济论坛获得圆满成功。
前面很多的朋友谈了很多很好的看法,像张坤民局长谈了风险投资和科技创新是引领低碳经济走向阳光大道根本的方法。国务院参事徐锭明主任强调了,低碳经济是我们党中央国务院定下的宏伟的目标。张部长也特别指出低碳经济已经到了一个不得不走的必由之路。还有很多的朋友们,都提供了很好的看法。
我本人是做国际投资的,也是做复利的,我从复利的角度,补充一些个人的看法,算是抛砖引玉,欢迎朋友们指正。
第一、危机四伏,高碳问题很严重。这一点我在国际上面做投资的时候,感受得非常强烈。第一个严重问题在我们国家称为气候变化,而在西方媒体报导的是气候危机,大家注意到这2个词汇的差别是非常大的。我们国家的领导人称为变化,是因为我们中国的气候处在唐朝的水平,而欧洲不一样,欧洲的气温如果再上升2度的话,我相信欧洲人口要大规模迁移,所以欧洲的紧迫感显然比我们强烈得多。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再上升2度,可能不如欧洲那么紧迫,因为如果我们看一下我们1万年以前的气候,实际上比我们现在还高3到5度。但是,像有一些岛国,就跑到哥本哈根那边吵吵闹闹,所以紧迫感是完全不一样的。张局长已经说了气候问题的严重性,我就不讲了,我只想强调一点,全球范围内的气候问题确实很严重。
第二严重的是碳排放的问题。碳排放的问题看起来跟我们每个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是你看一下300年的工业文明,或者是英国200年的工业文明,从复利的角度来说这个碳排放的数字是非常惊人的。我说几个数字,如果一个人的财富每年增长10%,100年可复利增长1万倍。而如果你增长连续200年10%的复利,你的财富超过了10亿倍。你可以想想看,英国的工业文明持续了200年,它的碳排放量持续下来是增长了多少倍?不仅是英国,还有德国、美国都发展了100年到200年,这些国家累计起来的碳排放是多少呢?我们无法想象。而我们知道美国的人口、苏联的人口,那是英国和德国人口的多少倍,如果中国和印度再用他们的方式来增加碳排放量,那么地球上的碳排放量会达到什么级别?也许不需要100年,整个地球的碳排放量恐怕已经让氧气浓度大幅度降低了。
所以,复利是非常惊人的,我们可以归纳为碳排放历史责任问题,因为从历史复利的角度来看,这个历史责任是非常严重的。
第三个,这2、3百年里面,我们如果研究一些地震和物理,有感受到地震、火山、森林大火这些现象比以前频繁得多。一个汶川地震和海地地震的碳排放量是多少呢?超过了我们中石化、中海油等一些大型企业的多少倍。火山和地震的碳排放量,我们跟他们比很渺小,那么这个碳排放量放到地球里面去是很严重的,这是天灾的碳排放量,这是我们不可控的,我们也掌握不了。
第四个,自从火药和火枪发明以来,二次世界大战和越南战争,放了多少的碳排放量到大气里面去?我们没有办法统计,我可以说这几场战争造成的碳排放量,肯定是超过了中国累计的碳排放量。这是我们称为的人祸或者是战争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
第五个,同时我们还知道,200年来在资本主义的全球工业化改造过程中,吸收碳排放量的森林面积是逐年大幅度减少的。200年一增一减之下,地球的碳循环进程显然被人为大幅修改,大量碳硫等废气排放到大气中累积到天量临界点,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危机由此产生,这是第5个历史碳循环问题很严重。
第六个,我们说有一个排放发展权的问题。发达国家的排放已经排过了,或者是正在排放,已经排得很严重了,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要不要再排下去呢?这里面有一个生存权或者是碳排放量发展权的问题,这个问题相当严重。我相信各位在哥本哈根的大会上已经见识过了,就是吵架,所以这里面有一个排放发展权的问题,这是我们中国和印度共同面对的问题。
第七个,现在发达国家面临着气候危机,也面临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其实欧美做一些经济结构的调整,比发展中国家还厉害,实际上他们处在金融危机的阶段,他们的整个产业是一个空心化的局面。他需要经济引擎引导他们走出经济危机,他的引擎在什么地方呢?这种经过了高排放的国家,他在清洁能源或者是解决碳排放的问题上面肯定技术是领先的,这是低碳技术严重不平衡问题。
第八个,金融危机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贸易冲突和货币冲突很厉害,这个时候发展中国家要解决国计民生,发达国家说你们要减排,对发展中国家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以这么说,没有5到10年,仅仅让每个人认识到碳排放的严重,困难都是很大的。我们虽然面临这么多的危机,但是我们发现我们需要全民参与的时候,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我简单说这八个问题,还可以抛很多问题,问题都很严重,不解决是没有出路的。
第二、 我想从国际复利的角度提一些解决方案。我们都知道,所有的气候问题和碳排放问题背后都有一个影子,就是能源危机。我们国家不愿意提能源危机,可能很多人说能源安全,其实能源安全就是能源危机,没有危机何必谈能源安全呢?不危机石油不可能冲到140多美元一桶,掉到现在也还在80到100之间波动。没有能源安全或者是能源危机问题,石油不可能这么贵,虽然有通货膨胀的因素。
我们先弄清楚,我们现在的文明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我们现在的文明就像前面张部长说的一句话,原来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当时亚洲所有的出口退税的国家,是建立在沙滩上面。克鲁格曼说这个话的时候,是为后面的金融危机打了一个埋伏,实际上我们现在的文明也是建立在沙滩上面的,大家想想看,我们的石油可以用多少年?煤可以用多少年?天然气可以用多少年?如果你想建立一个500年的文明,突然发现我们的文明也是建立在沙滩上面的。因为我们现在绝大部分的能源是有使用寿命的,或者是开采的代价越来越高,如果采1桶油需要花4桶油的代价,不采油车子要抛锚,采的话代价太高。
所以,我们这是一次性的文明,如果要延续下去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的文明面临着创新,刚才张部长说我们要创新,实际上我们的文明就要创新。我们现在的文明称为一次性文明,英国应该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当然我们说伦敦背后有一个碳交易中心试图在支撑,这是他背后的动机。但是,英国首先要知道的是,现在这文明他走了200多年,他应该知道这是一个一次性的文明。如果我们不在现在文明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走出一个新的文明的话,我们这个文明肯定就要葬送掉了。那么,我们这个文明叫什么名字呢?可能有人叫低碳文明,我不赞同这个说法,如果只是叫低碳文明是没有出路的。英国200年的工业文明碳排放量比农业文明增长了10亿倍,你想想看,如果我们中国搞一个低碳,或者是印度再搞一个低碳,没有用,我可以说你这个碳排放仍然是指数级的增长。过不了50年,印度加上中国两个国家的累积碳排放量就是英国的万倍级,地球肯定受不了。所以,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我们的复利表,里面一清二楚。其实看到我们国家30年的增长速度,大家就可以知道了,万元户在改革开放的时候是富人,而到现在是穷人了,可见10%100年的复利有多厉害。
那么,说到八大问题背后的根源是能源安全的问题,其实我们的解决方案已经一目了然了。我们的出路是什么?一定是新能源,一定不是一次性能源,如果是一次性能源,我们现在的文明跟原来的文明没有任何的区别,仍然是一次性文明。如果我们想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想做一个千年的文明至少是500年的文明,我们接下来的新能源是要可以用上500年到1000年了,我相信不可能是普通的风能核能,一定是一个新能源,这可能是跟太阳或者是小太阳级别一样的能源。否则,这种一次性的能源,我们随便怎么做,是没有办法跟上我们能源消耗的复利的速度的。因为只要我们中国和印度不要说按照10%的发展,即使是5%的发展,30年后地球上的能源肯定就够紧张了,还不要说100年。所以,我们接下来的新能源不要说与日月同光,一定至少用上300年、500年,我们的新文明才有可能诞生。所以,我们的新文明一定是诞生在新能源,诞生在千年级的新能源基础上的。
这一点,我们公司有心发展这个千年级的能源,如果在座的有兴趣可以跟我们一起交流,我也非常希望在这个新能源的领域,我们可以获得一个非常大的突破。不是说为人类文明做贡献,实际上我们很多人在有生之年一定可以看到这个新能源的诞生,实际上是必须看到的,否则的话这个前景我是不乐观的。
这是一个能源的出路的问题,当然我们国家现在提出了一个风能、核能等能源方案,我们国家比较特殊,没有什么石油,在有限的20年到30年,可能还会以煤炭为主,这是国情决定的。没有办法,煤炭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一个排放的问题,必须大用媒碳的问题我估计是解决不了的。如果在座的各位可以把煤的能源效率提升50%以上,那就是善莫大焉,那个贡献应该是和袁隆平相等级别的。
其次的辅助方案就是节能降耗和减排,大家谈得比较多,这里我就不讲了。第三个解决方案是大面积推广城市绿色和森林绿色,实际上随着我们200多年的工业文明的进展,我们全球的绿色面积是大大萎缩。印第安人在加州人到来之前,加州这一块是郁郁葱葱的山脉,现在已经是光秃秃的山脉了。这个事情过去200年在全球很多的地方发生,碳排放是10亿倍的增长,而森林面积在大幅度的下降,一增一减的温室效应是巨大的。
第三个绿化,这也不是根本的解决之路,实际上它是远远比不上我们消耗碳和排放碳的速度。因为老子说过,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实际上我们每个人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从这一点上,我能够跟大家说的绿化当然是必要的,但是绝对赶不上我们碳排放的速度。从这三点来说,我们最紧迫的,是要发展新能源,特别是千年级的新能源,我相信这是一个大的方向,而节能减排只是权宜之计,只是为了延缓我们温度上升的速度。就像我们现在的速度,相当于一个中位线,如果我们不减缓这个速度,可能10年就上升1、2度,所以节能减排是延缓这个上升的速度。
因此,能源危机的时代,我们要断根治本,建立低碳新世界(16.99,0.32,1.92%)。新能源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我相信我们的嫦娥上天也有这个考虑,一定要解决一个千年级的能源的问题。
第三点是要解决一个千年级的能源,或者是解决一个最重要的高碳向低碳的问题,科技、 人才、金融是关键。我们说的是低碳科技、低碳金融、低碳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知道任何的技术、任何的科技、任何的人才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这种千年级的能源没有一个科技的积累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有一个积累千年级能源的人才、科技技术的底蕴摆在这里。我们公司目前在金融方面是有所 积累的,新能源人才和科技方面的储备,这些我们公司是缺乏的,但是我们很希望跟有新能源或者是比较宏愿目标的科技人才一起联手把这个事情做起来。
我再说一下金融方向,目前在全世界的金融市场里面有三个方向,一个是刚才包括浦发银行(20.46,0.07,0.34%)和光大银行,包括张部长也说过,在信贷和风险投资上面给予支持。第二个是金融方面的支持,我想谈一下CDM市场。我觉得如果我们全世界把CDM这个市场推广起来,或者是大大活跃CDM市场的话,那对于整个的碳排放问题的解决,这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因为CDM项目虽然是基于企业和国家之间的,但是如果我们说经营阶层或者是有志之士都参与这个项目的话,对于CDM的认识和技术交流带动是有好处的。我们国家有几个环境交易所已经在开展这个项目了,在这里我们要向北京环境交易所致敬,他们是在CDM市场做得比较早的,我个人觉得这个CDM市场要快速扩大。
第三个是碳信用的交易。碳信用的交易,相信我们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目前这几年碳信用交易的规模已经扩展到非常大的程度。再过不了2年,欧美机构预测,碳交易信用在欧美那边会成为第一大的市场,这是以千亿美元来衡量的。为什么欧美这么着急呢?欧美有带动走出金融危机的背景,也有伦敦目前来说是金融中心的背景。那么,这是另外的话题,我们就不谈了,但是可想而知,碳交易确实有带动经济,这也是可以将碳问题深入人心的。
我们国家可以尽早地开展碳信用的交易,虽然在碳信用的量化方面有很大的难度,比如说个人方面,但是我们可以在机构和企业之间先开展起来。大家知道股指期货已经开张了,那过去是全世界最大的金融市场,我们国家的股指期货已经推出来了,我个人觉得是不是我们可以快速开展碳信用交易和碳排放交易这个市场,特别是面向企业和机构首先开展起来,然后逐步推广到个人。当然,这里面量化的工作确实难度比较大,但是做总比不做好。我们说中国人的创新精神是无止境的,如果创新起来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我们不能等所有的创新都研究好了,我们再做这个事。就像小平说的,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这有短处,也有长处,不是说这个事情没有搞清楚就不做,我们要试着做,危机的时代时不我待。所以,我觉得碳信用的交易完全可以赶快研究推出来。我个人在国际的股指期货市场,包括很多的石油期货交易市场、外汇市场,我摸爬滚打了十几年,我深深知道企业如果可以用好这些工具,实际上对于企业的复利是有帮助的。我也深深知道,这些市场其实对于推广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是有帮助的。如果我们推广碳信用的交易,它至少会有利于全民参与低碳经济的建设,至少是有利于低碳意识的普及。如果我们希望立足于低碳的中长期规划,这一点做起来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四?我们处在多极化时代,现在我们也可以称为后美元的时代,美元是在70、80年代达到了顶峰时期,现在经过了金融危机以后,我们知道美元是处于一个衰落的时代。那么,我们在一个多极化的时代,我们要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低碳生活格局,这点必须要保证。首先,从我们前面谈的问题我们就知道,我们以二次世界大战和越南战争为戒,不应该增加战争碳排放量,任何的国家不应该在其他的国家驻军,避免引发 大热战。第二点,碳排放已经排放过的要理清历史责任,和发展中国家要保留碳 排放发展权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协商,就像哥本哈根说的,区别但有共同的责任。吵架是可以的,但是不要像越南战争和二次世界大战那么打起来。所以,碳的发展权是要保护的。
第三点,现在已经是一个多极化竞争的时代了,那么伦敦在碳交易、碳信用这一块是走在世界的前列,这是 不平衡的。 绝对不能像以前的美元一样,给世界上带来了很大的隐患,我们要以美元时代的隐患为界,现在碳信用的交易,我希望可以建立三足鼎立的时代。比如说美国那边可以活跃起来,我们亚洲这边也可以尽快搞世界上三足鼎立的碳交易市场,也就是建立一个碳定价的中心,不应该由伦敦或者是美国一家说得算,应该是建立一个碳定价多方说得算。定价权应该平衡掌握在三家手上。碳定价权和碳交易所尽快建立起来不是联合国可以讨论出来的,就算是哥本哈根开的会议,还是讨论不出来。有一些事情是要干出来的,所以碳信用交易所应该尽早地建立起来。
最后 ,强调一下新能源解决方案。虽然说危机四伏虽然说我们能源危机很严重,但是我相信我们人类是有智慧的,我们中国人也是有智慧可以找到新能源的发展方向的。我记得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早就说过,人类的智慧还是要看看东方,甚至要从孔子的儒家或者是佛家里面寻找。我们孔子国际有心和大家一起寻找这个方向,在低碳经济和危机中发现曙光,让我们复利成长。再次祝中国低碳经济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也祝我们国家复利成长,我相信复利阳光属于大家,谢谢!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