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地方债存量授信或全面压力测试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04-26 00:55:50

4万亿、6万亿、8万亿?地方融资平台的负债规模仅停留在外界的估算。这也让这笔巨额债务的风险是否在可控范围成为一个谜。 在昨日举行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发布会上,中国民生银行

    4万亿、6万亿、8万亿?地方融资平台的负债规模仅停留在外界的估算。这也让这笔巨额债务的风险是否在可控范围成为一个谜。

    在昨日举行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发布会上,中国民生银行授信评审部总经理石杰认为,随着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策思路的逐步明确,传统的一些城投公司不确定性风险不断上升,各家商业银行目前现有存量的政府融资类平台的贷款也面临着风险的考验。

    虽然到目前为止,对于地方债务风险的很多争论仍然停留在观点层面,但银行作为风险的利害关系方,已经在实际操作中设置预防信贷风险的“警戒线”。

    “对于政府的贷款,我们主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存量授信进行全面的压力测试。”石杰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具体操作方面,首先是为政府的资产负债能力进行全面评定。其次,对现有的授信,就是对它未来现金流的回归。最后,商业银行通过和政府积极配合、协调,共同按照监管部门颁布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使现在的项目首先保证合规,同时在一些主体上,或者一些未来的抵质押担保的问题上进行一些设防。

    石杰透露,近期财政部门也正在牵头制定规范性文件,要求对融资平台进行分类管理,并通过完善税务管理体制建立地方负债风险管理指标等措施,强化债务管理等。

    实际上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由来已久,只不过本轮金融危机在加大融资力度的过程中,增加了外界对地方融资平台的关注度。不过,对于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究竟有多大,目前尚无一个权威的观点。

    CCIEE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昨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不仅地方融资平台的实力参差不齐,在监管层面还有一个先天不足,就是缺乏对这个迅速扩张领域的基础性数据的掌握和研究,因此很难做好很清晰的分析和判断。

    不过,对于融资平台偿债风险大小的争论,业界仍有两种不同的声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小济前不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虽然地方债问题迟早要列入议事日程,但是,目前还没有严重到必须立即解决的地步。

    而刘克崮认为,地方融资平台已经对中国银行业信贷资产的质量留下一个较大的潜在风险。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8亿人纳入征信体系只是一个开始


网络 2013-12-14 13:25: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