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卓通讯员阳冬霞王国光)25年前,书迷孟企平从省图书馆借走了一本定价0.97元的《朱元璋传》,在支付了书价10倍的罚款后,他把这本爱书悄悄“藏”进自己的书橱。“这算藏书、买书,还是偷书?”时隔25年,这个问题一直在心里拷问着他。
在上网向所有读者发信致歉后,昨日,61岁的孟企平鼓起勇气走进湖南省图书馆,归还了这本珍藏了25年的图书。“25年了,直到今天我才心安。”摩挲着发黄的书页,老孟如释重负。
“窃书人”网上发帖致歉
“虽然几十年前孔乙己早说过‘窃书不能算偷’,但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毕竟不光彩,我心中有愧、无地自容!”日前,一封公开致歉信出现在湖南知青网论坛。
发帖的网友“犟牛”在信中自曝了25年前的一桩“糗事”:当时他想找一本吴晗写的《朱元璋传》,跑遍了长沙的大小书店后,终于在省图书馆找到了一本。对这本书爱不释手的他当即借下,一借就“借”到自己的书橱里。
“犟牛”谎称书不慎丢失,按规定要照原价的10倍罚款。当时,他二话不说掏出一张10元“工农兵”认罚,还要工作人员别找零头。“犟牛”说,自己当时月工资仅30多元,为“借”这本书他花了1/3的工资。“当时我觉得值啊,为自己的坏点子感到得意。”
“我以不光彩做法收藏的这本《朱元璋传》,应该到了完璧归赵的时候了。”在信中,他真诚道歉并提出要还书。
多数网友力挺还书行为
“我就是‘犟牛’,我是来还书的。”昨日,记者在省图书馆见到了发帖人“犟牛”——61岁的书迷孟企平,他专门从长沙县赶到省图书馆,除了奉还这本泛黄的《朱元璋传》,还当面向省图书馆有关负责人道歉,并将自己珍藏的一套图书《无声的群落》送给图书馆作为赔偿。
“这不是借书、买书的问题,而是一个人的诚信和责任,犯错就要改,小处不能随便!”尽管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本书已作遗失处理,孟先生也作出赔偿,可以保留此书,但他还是坚决要还。
“书都算是买了,还用赔吗?”“都过去25年了,你能为还一本书这么较真,佩服!”老孟还书,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尽管有人认为他小题大作,但多数人都力挺他还书的行为。
老孟还书“迟到”了25年,终究还是还了。但省图书馆里每年仍有大批珍贵藏书有借无还。昨日,省图书馆借阅一部副主任王茜告诉记者,省图书馆共有4个对读者开放的借书部门。仅借阅一部,每年都有300多本图书遗失,平均每天要处理一次遗失情况。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