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别透支了你的诚信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2010-01-07 17:15:50

几天前,去某银行办事儿。在窗口,储户同银行工作人员的对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大致情况是,储户向这家银行的工作人员提出贷款申请遭到拒绝。原因是这位储户已经在多家银行共有28次不良纪录,按规定不能办理。   该储户似乎着急用款一直在软磨硬

  几天前,去某银行办事儿。在窗口,储户同银行工作人员的对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大致情况是,储户向这家银行的工作人员提出贷款申请遭到拒绝。原因是这位储户已经在多家银行共有28次不良纪录,按规定不能办理。

  该储户似乎着急用款一直在软磨硬泡:“您能不能通融通融,那些不良纪录只不过是由于还款晚了一点儿……”

  工作人员十分坚决:“绝对不行,银行有纪律,像您这种情况,估计在任何正规金融机构都很难贷到款了!”

  望着那位储户失望离去的背影,笔者感触颇多。

  如今,在我国,信息网络化管理日益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不断发展,任何人的不良信用纪录都会被一览无余。特别是在金融机构,个人诚信度已经成为办理信贷业务一项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一旦有失信行为,就为自己留下了一道“硬伤”,将伴随终生,甚至被打入“黑名单”,受到相应的处罚。这无疑将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重重障碍。

  不过,不少人似乎对这些缺少足够地认识,对个人征信行为不经意,时常因一些随意行为被扣去了许多诚信分。就像那位被拒贷的储户,记在银行档案里的28次不良纪录,大多是由于延迟还款造成的。也许储户并非有意拖欠,只不过是由于工作太忙抽不开身,或是一时忘掉了。然而,正是这一次次的不经意,使其在银行的诚信度被归零,直到吞咽苦果时才觉难堪。

  人无信不立。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是促进诚信社会建设的一个有效手段。在一些欧美国家,个人征信体系十分完备,几乎覆盖到每一个公共领域。自动售票的公交车上,没人敢逃票。因为一旦被发现,这小小的污点可能几十年都抹不掉。你去应聘,各方面条件都符合,却可能因为10年前的一次酒后驾车而被淘汰。在如此威慑力之下,人人都视个人诚信为生命,唯恐稍有疏漏,让诚信受损。

  在我国,虽然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但推广普及较快,从金融、交通、教育、税务到司法,跨地区、跨行业共享信息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信息时代、法治社会里,每一位公民都应该强化诚信意识,用诚信约束自己的行为,细心经营好自己的那一份“诚信账单”,努力做一个遵规重诺的人。如果对诚信不以为然,漫不经心地去透支挥霍,很容易因小失大,将来处处碰壁。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最高法发布首批失信人“黑名单”


泉州晚报(泉州) 2013-11-17 20:18:42

个人信用查询步骤


网络 2013-10-28 22:02:4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