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去某银行办事儿。在窗口,储户同银行工作人员的对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大致情况是,储户向这家银行的工作人员提出贷款申请遭到拒绝。原因是这位储户已经在多家银行共有28次不良纪录,按规定不能办理。 该储户似乎着急用款一直在软磨硬
几天前,去某银行办事儿。在窗口,储户同银行工作人员的对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大致情况是,储户向这家银行的工作人员提出贷款申请遭到拒绝。原因是这位储户已经在多家银行共有28次不良纪录,按规定不能办理。
该储户似乎着急用款一直在软磨硬泡:“您能不能通融通融,那些不良纪录只不过是由于还款晚了一点儿……”
工作人员十分坚决:“绝对不行,银行有纪律,像您这种情况,估计在任何正规金融机构都很难贷到款了!”
望着那位储户失望离去的背影,笔者感触颇多。
如今,在我国,信息网络化管理日益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不断发展,任何人的不良信用纪录都会被一览无余。特别是在金融机构,个人诚信度已经成为办理信贷业务一项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一旦有失信行为,就为自己留下了一道“硬伤”,将伴随终生,甚至被打入“黑名单”,受到相应的处罚。这无疑将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重重障碍。
不过,不少人似乎对这些缺少足够地认识,对个人征信行为不经意,时常因一些随意行为被扣去了许多诚信分。就像那位被拒贷的储户,记在银行档案里的28次不良纪录,大多是由于延迟还款造成的。也许储户并非有意拖欠,只不过是由于工作太忙抽不开身,或是一时忘掉了。然而,正是这一次次的不经意,使其在银行的诚信度被归零,直到吞咽苦果时才觉难堪。
人无信不立。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是促进诚信社会建设的一个有效手段。在一些欧美国家,个人征信体系十分完备,几乎覆盖到每一个公共领域。自动售票的公交车上,没人敢逃票。因为一旦被发现,这小小的污点可能几十年都抹不掉。你去应聘,各方面条件都符合,却可能因为10年前的一次酒后驾车而被淘汰。在如此威慑力之下,人人都视个人诚信为生命,唯恐稍有疏漏,让诚信受损。
在我国,虽然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但推广普及较快,从金融、交通、教育、税务到司法,跨地区、跨行业共享信息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信息时代、法治社会里,每一位公民都应该强化诚信意识,用诚信约束自己的行为,细心经营好自己的那一份“诚信账单”,努力做一个遵规重诺的人。如果对诚信不以为然,漫不经心地去透支挥霍,很容易因小失大,将来处处碰壁。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