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下午,南京两小伙同时发现路边有一沓百元大钞,冒雨守候在现场,直到民警前来拍照取证,钞票被雨水打湿;事件发生后,拾到的11000元钞票却引来了全国11名“失主”。蒙你,诈你,吓唬......民警用尽了&l
12月8日下午,南京两小伙同时发现路边有一沓百元大钞,冒雨守候在现场,直到民警前来拍照取证,钞票被雨水打湿;事件发生后,拾到的11000元钞票却引来了全国11名“失主”。蒙你,诈你,吓唬......民警用尽了“歪招”,没想到,还真把所有的冒牌失主一一PASS掉了,并找到了真正的失主。
因为不知道生活的复杂,孩子们在看电影时经常会问大人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如果用童真心的非此即彼来衡量。不敢捡钱的两个小伙子,一定是做了好事,但这个好事做得有些胆怯。而凭空冒出来的诸多失主,肯定是做了坏事,而且这个坏事做得有些大胆。在此,胆怯的好事和大胆的坏事形成鲜明对比。做好事,本来应该光明正大的,但由于一些已经发生的事件的影响,特别是最近刚刚发生的“豆饼老太”周翠兰拾金不昧被告上法庭的事,使得人们做好事变得更加胆怯起来。
不管事情的真相到底怎样,也不管捡来的官司会是个什么样的结局,但类似事件的曝光,着实伤害了社会信用。社会信用畏首畏尾的结果,就是不讲信用者的大量增加。
前几天,湖南卫视在《百科全说》栏目中,曾经说过跳舞健身的事。其中有个说法让我有所感触。说的是一个人的小腿要是短了一公分,那么在整个腿的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就相当于大腿长了两公分。所以这一分之差,就决定了你到底是不是长了一双跳舞腿。
而我们看到的,正是这种此消彼长的结果:做好事胆怯得像做坏事,做坏事大胆得像做好事。而这一切,不但直接伤害了社会信用,还导致了社会成本的大量增加。
现在,我们要算一下公权机关的成本帐。我们知道,在“豆饼老太”案件中,法院很难取到充足的证据,这是一种法律尴尬。而为了证实一些什么,法院不得不因此而付出大量的人力成本。而在不敢捡钱事件中,警方不但付出了出警成本,还有为了甄别真假失主而付出的“歪招”成本。这些,都是做好事复杂化了之后而增加的社会成本。我们不敢想象,如果类似的事件多了起来,公权机关服务公众的正常成本将被夺去多少。
所有这一切,还都是表面上的问题,最受磨蚀的,将是我们传承中一些优秀的东西越来越少了。长此以往,我们将彻底失去帮助别人的快乐,失去被别人帮助的快乐。社会信用的丢失,会筑起一道厚厚的墙,把每个人都隔成孤立无援的个体。
重建社会信用,是一个刻不容缓问题。为此,我们既要建立伦理层面的社会共同体,还要借助技术层面的支撑,比如力争法律制度更合理、促使法律框架更完善;比如大幅提高失信成本,尽快建立信用查询系统等。而最关键的,是要将我们所有的这些努力,都植根于中国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丰厚的耻感文化土壤之上,从而奠定一个新型的社会信任系统。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