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密约”的存在说明了一个严重的现实:在发生所谓紧急事态的情况下,美国随时都可将">

隐藏40年后首度曝光
这份决定性的证据不仅确认了日美之间确实有“核密约”的存在,更说明了一个严重的现实:在发生所谓紧急事态的情况下,美国随时都可将核武器重新运入冲绳,而只需在形式上征求日本的同意。这完全违背了日本长期以来公开宣称的“不拥有、不制造和不运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
一份绝密了40年的备忘录
1969年11月,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与时任日本首相的佐藤荣作在华盛顿举行美日领导人会谈。在此期间,两人亲自签署了一件绝密的“谈判备忘录”,一式两份,一份保存在白宫,一份保存在日本首相官邸。
备忘录还确定,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核武器作用,美国政府将把冲绳的嘉手纳、那霸和边野古等核武器储藏设施保持在随时可用的状态。
可能是由于知道这份文件关系重大,因此虽然原本安排双方领导人在签字时都只签姓名首字母,但尼克松和佐藤在最终签字时,都签上了自己的全名。
不知道出于何种考虑,佐藤荣作在卸任时,并未按照“备忘录”规定的那样,将这份文件留在首相官邸,而是将文件带回了自己的私宅。此后,他从来没有对家人提到过这份文件的存在。
1975年,在佐藤荣作去世后,其亲友在整理他书房办公桌时,在抽屉内发现了这份两页纸组成的备忘录。此后,他的家人一直保存着这份文件,但并没有公开。此次是佐藤荣作的次子佐藤信二公开了这份文件。佐藤信二也曾经担任过参议员和通产大臣,他公开这份文件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已有多名日本外务省的退休局级官员确认过核密约的存在,另一方面也是受政权更迭的推动。他说:“……我不清楚父亲是怎么思考的,但重要的是,应当留下真实的历史。”
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佐藤荣作是1974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当年的评奖文件称,授予佐藤这一奖项的原因,正是为了表彰其提出“无核三原则”和推行“和解”政策等方面的贡献。佐藤信二承认,他之所以迟迟没有公布这份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考虑到了诺贝尔和平奖的因素。
“冲绳核密约”只是4个中的1个
日美“密约”问题,是民主党政权上台后一直在努力厘清的问题之一。近年来,不断有退休的外务省高级官员和其他重量级人士称,日美之间关于核武器、移交冲绳管理权和朝鲜半岛出现紧急事态的作战行动等问题上,存在4个密约,其中2个有关核武器,其一是允许载有核武器的美军舰艇在日本港口停泊,其二就是此前仅处于传说中而此次大白于天下的“冲绳核密约”。
此次“备忘录”文件直接证实了“冲绳核密约”的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其他3个密约存在的可能性。因此,“备忘录”一出现,顿时成为日本媒体关注的焦点。继《读卖新闻》拔得头筹之后,23日的日本各大报纸头版,都对密约问题进行了大篇幅的跟踪报道。 自民党执政时,对上述密约的存在一概予以否认。民主党上台后,新外相冈田克也已经组织了专门的调查项目,在外务省档案中查证是否存在密约。但是,之前关于“冲绳核密约”的调查结果是:“外务省没有保存这份文件。”对此,日本《每日新闻》的解读是:当时围绕密约的外交行动并没有通过外务省当局,而是委托国际政治学者、京都产业大学教授若泉敬个人交涉的。因此外务省没有记录亦属正常。而佐藤信二也透露,在当年发现密约之后,他曾经找到外务省的一些官僚,希望这一文件能够由外务省外交史料馆保存,但对方却说:“这不是官方文件,而是个人文件。”
日本政治诚信遭质疑
此次公布的“密约”还很可能会让其他国家重新认识日本政治和外交。一位国家领导人,可以在提出如“无核三原则”般高居道德高地的倡议的同时,又绕开国内行政部门,以私人外交的方式签订与公开倡议精神完全相悖的双边关系协定,并对因“无核三原则”而来的荣誉安之若素。这种可谓将现实主义、功利主义和“密室政治”高度结合的做法,必然让观者对日本的政治和外交运作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