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焦国成博士 诚信的伦理学审视

来源:新浪城市 2009-10-29 09:53:45

焦国成,男,1957年8月生,河北省元氏县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研究方向:中国伦理思想史、伦理学原理、中西伦理思想比较。主要著作:《中国古代人我关系论

  焦国成,男,1957年8月生,河北省元氏县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研究方向:中国伦理思想史、伦理学原理、中西伦理思想比较。主要著作:《中国古代人我关系论》、《道德建设论》、《中国伦理学通论》、《传统伦理及其现代价值》、《德治中国——中国古代以德治国史鉴》、《中西方人生哲学比论》等。其中,《中国古代人我关系论》,获教育部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道德建设论》(副主编),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此外还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

  伦理学是关于人伦关系及其调解的学问,“诚信”作为一个道德范畴,可以划分为自然界诚信与人类社会诚信两个方面。人类通过诚信实现与天道的一致。就人类社会诚信而言,又可以划分为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之诚信与个体诚信两个方面。

  诚信是个体道德的基石。 一个人能够长期地坚持以诚信待人处世,就会形成诚信的人格。诚信作为一个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每个人都不可须臾而离。但是,从伦理学的角度审视,诚信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善的。诚信是一个基础性的道德,它需要以正义的道德原则来统帅。从大义出发,该说实话的时候说实话,该说谎话的时候说谎话,这并不妨害一个人诚信的品格。

  诚信也是社会团体、社会组织道德的根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法必依等理念正是国家诚信的体现。然而,从伦理学的角度审视,国家的诚信也并非是绝对不变的, 对国家诚信的善恶判断,取决于它对人民幸福、社会正义和国际和谐的影响。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应对“官员失信”还需完善考评机制


互联网 2016-11-24 08:48:58

高考作弊首次入刑 史上最严高考有温


呼和浩特新闻网 2016-06-03 20:10:00

一图读懂交通失信惩戒新规


网络 2015-01-17 19:01:4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