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负面记录保留期最长为7年,成为条例的一大亮点。同时,涉及征信信息采集范围以及信用报告查询是否收费等,成为人们广泛热议的话题。据了解,目前包括电信用户缴费信息、居民水电煤气等缴费信息,都在
近日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负面记录保留期最长为7年,成为条例的一大亮点。同时,涉及征信信息采集范围以及信用报告查询是否收费等,成为人们广泛热议的话题。据了解,目前包括电信用户缴费信息、居民水电煤气等缴费信息,都在逐步地被纳入到征信信息当中。(10月15日《新文化报》)
征信管理走向法制化轨道可谓众望所归。有媒体评论认为,《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对个人信息明确作出了细化,对保护的具体内容也作了清楚的界定,如果加以实施,不但可以规范征信管理部门的行为,也可以说是我国在对个人权益进行实质保护方面很重要的一步。但是,征信信息采集范围的“扩容”,又让普通民众为之担心,甚至惶恐不安。因为,电信用户缴费信息与居民水电煤气等缴费信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稍不留意,就留下“信用污点”,就要承受“7年之痛”。
征信不能被部门利益“左右”。有网友说:在整个社会没有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下,贷款诚信、信用卡消费诚信,今后又将水电煤气缴费信息和电信消费征信,这样的“征信”有维护某个领域某些部门利益之嫌。电信用户的欠费有的是有意的,更多的时候是无意的,如果不分青红皂白,“自动生成”负面记录,天下就会多出许多“窦娥冤”。一位什邡网友称他于10月8日在中国移动营业厅打印话费清单时发现,清单上显示其当月使用话费高达8.37万亿元。他如果留下“负面记录”,冤不冤?电信类的收费,有时吃“套餐”把你弄得“消化不良”,还有,漫游费、双向收费等一直“改而不革”。
再来说一说居民水电煤气收费问题。水电煤气的涨价似乎成为节约能源的“代名词”。一段时间以来,“水涨”一浪高过一浪。水价飙升有人“浑水摸鱼”。不透明、不准确的水价成本,就是一池“浑水”,有关部门就很容易从中“摸鱼”。电价改革看来也成“潮流”,传递给民众的概念一定程度上就是“煤电价格联动”。有人提醒,电价改革首先要考虑“民生成本”。天然气价格改革请遵循“穷人经济学”。天然气价格不能在“越轨”的道路上“飙车”……价格的不合理,缴费能痛快吗?
在征信管理上,可能又要诞生一个新名词――“被征信”。“被就业”、“被增长”、“被全勤”、“被听证”……进入“被时代”,“被征信”就会成为一种“信用绑架”,为不合理收费“护驾”,让它们披上合法的“保护伞”。征信很必要,扩容需谨慎。当然,征信管理条例尚在征求意见阶段,民众可以大声说话,可以“拍砖灌水”。预防“被征信”,惟有民众的参与权、表达权得到充分尊重和有效维护。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