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宇,万州区华宇页岩砖厂厂长。他从小就有一股子倔劲:不靠天,不靠别人,只能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养活自己。在他的创业历程中,这种朴素的思想逐渐演绎成一种坚定的信念,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这种信念使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他都勇于去面对,勇于从困境
李华宇,万州区华宇页岩砖厂厂长。他从小就有一股子倔劲:不靠天,不靠别人,只能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养活自己。在他的创业历程中,这种朴素的思想逐渐演绎成一种坚定的信念,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这种信念使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他都勇于去面对,勇于从困境中崛起。
14岁到陕西去当小工。不靠天,不靠他人,只能靠自己勤劳的双手
万州的砖厂都在城市周边的郊区,他的华宇砖厂在同行中位居老大。一大早,记者来到他厂里,他刚刚忙完厂里的发货,坐下来泡茶、抽烟,他笑着说:"我每天早晨5点就来到厂里,把厂里的货发到各个工地后才能小小地休息一下,休息一下后再到各个工地去进行售后服务,同时也了解一些信息、建立良好的关系。我这一大早相当于你们单位上上了半天班了呢!我一年四季都如此。"
李华宇今年51岁,早睡早起、勤奋工作的习惯使他看上去很年轻。他是开县县城人,读初中时,父亲被打成了右派,在学校老是受气。14岁初中毕业那年,他放弃了学业,到陕西工地上去当小工,出门时,父母一再叮嘱他:"娃儿,你还小啊,实在不放心你一个人出门去挣钱。你要记住,不管走到哪里,不靠天,不靠别人,要靠自己的双手勤奋劳动。"父母的话在他心中扎下了根,他从开县汽车站出发时,长途客车里挤得要命,他个子小,只好坐在别人身上,颠簸了一天一夜才到陕西。在工地上,他不但聪明,而且非常勤快,开始时挑沙,几天后就学会拌水泥,一有空就到砖工师傅旁边去偷师学艺,很快就能操起砖刀在墙上砌砖。干了一年,父母担心他在工地上出安全事故,一次一次地写信催他回家。回到开县,这个闲不住的娃儿总是在找事干,他见路边整锁配钥匙的师傅能挣钱,他就天天站在旁边学,回到家里,他就把自家的锁撬开来慢慢琢磨,不久,他的整锁配钥匙摊摊就摆到了街边。干了一年,他见修手表的师傅比配钥匙的师傅挣钱多,他就又去学修手表,开始在旁边看,后来就拜师学艺,一个月后,他的修表摊就摆到了街上。小小年纪当修表师傅,顾客不相信他的手艺。他对父母说:"我在开县土生土长,别人看我年纪小,不相信我的手艺,我就到外地去闯一闯。"母亲说什么也不同意他独自出门,父亲说:"这个娃儿生存能力强,让他去吧!"他到了云南昆明,17岁的开县崽儿独自一人在昆明摆起了修表摊。地方一换,生意好起来,小伙子热情聪明,修表又快又好,有些顾客上班不便来取表,他就把表送到顾客的单位上,几个月后,他在当地就建立起了良好的信誉。1980年,正当他把修表摊搞得红红火火时,父亲摘掉了右派帽子办理退休手续,通知他回开县接班。父亲在信中说:"你在外面风风雨雨,捧的是泥饭碗,这可是铁饭碗啦!"他回到了开县,被安排到县畜牧局下面的种畜繁育场当了一名饲养员。饲养员工作比较清闲,每天早晚给兔子喂两次饲料,打扫两次圈舍就没事了。清闲的工作给他这个闲不住的人提供了机会,上午、下午他就跑到初中同学那里学漆匠,很快,他就又当起了师傅。他带着一帮徒弟,跑遍开县城,今天到张家,明天到李家,李漆匠的名声在开县城里响当当的。
坚定的信念最重要,困难面前要勇于面对
李华宇有了一些存款,玩起了时髦,他买了一辆摩托车,联系漆工业务更方便了。但摩托车经常坏,送到修理店里去修常被收高价,爱动脑筋的他就把自己的摩托车在家里拆了装,装了又拆,硬是把摩托车的原理摸透了。有了修摩托车手艺的李华宇又转行了,1984年,他在开县城里开起了摩托车修理店,他既是老板,又是店里的师傅。那时,正是改革开放之初,这个爱"跳槽"的崽儿让开县城里的人们羡慕得很,有的人从他的店门前过路时很羡慕地说:"这个崽儿灵得很,又勤快,哪样赚钱搞哪样,几年工夫就当起了老板,我家里的家具还是他漆的呢!"
这个崽儿确实灵,他从开修理店发展到自己组装摩托车,但组装摩托车也给他带来了灾难,1989年,工商部门查封其他摩托车修理店时,他主动关掉了自己的修理店。梦想搞摩托车配件厂的李华宇受到了沉重打击。他在回忆这段历程时说:"那时,自己不懂法,如果自己堂堂正正的开一家小的摩托车配件厂,今天我可能已在摩配行业有了一席之地,因为我很喜欢机械,现在我厂里的各种机械设备都是我自己主持修理。"
他向开县畜牧局递交了停薪留职申请,离开了开县,他和妻子商量:"出去开餐馆。"从来没有开过餐馆的李华宇在广州开了一家餐馆,妻子则在郑州开了一家餐馆,他说:"我们俩比着干,看谁能赚钱。"他独自一人在广州,一边开餐馆,一边打探各种赚钱的信息。一天,他了解到,将广州的走私家电弄到内地销售能赚较高的差价,于是,他悄悄找到一个能提供走私影碟机的商贩,拿出全部积蓄,买下20台影碟机,正当李做着发财梦时,一群假工商冲进了他的房里,收缴了他的全部影碟机,后来,他才知道这是走私分子导演的专整内地人的双簧戏。吃了哑巴亏的李华宇满身疲惫地离开了广州,他北上郑州,和妻子一起经营餐馆。妻子开的餐馆生意较好,但一心想干事业的李华宇实在坐不住,也过不惯清闲的日子。他也在对自己走过的历程进行反思,他清楚地认识到,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两次栽筋斗都是由于自己走偏门造成的,这两次栽筋斗都让他跌入人生的低谷。他开始学法,学习经营管理,从学习中他又找到了东山再起的信心:只有勇敢地去面对困难,堂堂正正、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才能创造事业的辉煌。
1997年,重庆直辖,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开始启动,他从中看到了商机。他来到万州,在原万州陶瓷厂里建了一家煤渣砖厂,他带来了一项新技术,利用陶瓷厂的煤渣生产轻质砖,这项新技术充分利用了工业煤渣,解决了垃圾污染,很快,他的煤渣砖就用到了建筑工地上。但好景不长,一是陶瓷厂倒闭,煤渣原料缺乏,二是建设管理部门认为煤渣砖的强度不够,只能用于建筑体的补充材料。李华宇的煤渣砖厂一下子萎缩了。
1999年,不服输的李华宇与人合作,投资150万元在万州双河口建起了一家页岩砖厂,取名万州华宇页岩砖厂。砖厂引进了先进的制砖机器,窑炉也改变了传统烧制工艺,烧制出的页岩砖质量非常好。砖厂投产后,生意不好,厂里堆满了砖卖不出去,李华宇和他的合伙人急得不得了,特别是李华宇,投资砖厂的钱大多数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厂里的砖越堆越多,合伙人沉不住气了,提出把砖厂低价转让出去,李华宇火了:"低价转让,我可是把全部家当都押在里面的,我一辈子也还不清债。只有背水一战,把砖卖出去!"合伙人也火了:"那你就一个人去玩,我不干了,退我的股,让你占便宜,退我50万元就行了!""退就退,我一个人干。"气头上话说得容易,李华宇哪来的钱退还合伙人的股金。李华宇为人耿直,和当地村民的关系搞得非常好,25名村民主动出面向信用社担保给他贷款50万元,退还了合伙人的股金。从此,李华宇在沉重的债务下开始负债经营。那年春节,家里仅有1000元钱过年,他到监狱去看望坐牢的姐夫,给了姐夫500元钱后,他到父母家里去团年,晚辈们找他要压岁钱,他团年饭都没吃就跑了。
老天关照苦心人,正在最困难时,双河口移民新区开始建设,李华宇的砖厂的砖供不应求。他是一个很讲信用的人,厂里赚的钱一律先还亲戚朋友的借款和信用社的贷款。2005年初,他终于扬眉吐气,欠账全部还清的那天,他把帮助过他的村民们都请来,好好地犒劳了一下。
诚信兴企,这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生命线
"砖厂没有了债务包袱,我像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一样,我无比珍惜拼搏的成果,工作更加努力,管理更加精细,每一笔生意都倍加诚信。"
他每天早晨5点到厂,在货车驾驶员进厂之前组织装卸工人将砖装上货车,赶在各个工地上班之前把砖送到工地上,每个工地都采取勤送货的方法,既少占用施工方的资金,又少占用施工方的施工场地。上午货发出去后,他就开着车到各工地去转转,及时掌握信息和施工老板们联络感情,下午又回到厂里安排生产。
精细管理使成本降低,砖厂最大的消耗主要是煤,每一吨煤烧制多少砖,他都进行了精细测算,多次对窑炉进行改进,达到了同类窑炉最低耗能的新标准,同时,他将谭木匠的废木渣用来烧窑,大大降低了煤耗成本,因此,他敢于在同行中进行降价竞争,他的砖始终比同行们每块砖低1至2分钱。9月20日,记者随他到甘宁镇一个工地上送砖,他的小车在前面带路,货车在后面跟随。他说:"每到一个新工地送货,我都要带货车驾驶员到施工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向施工方宣传我们的质量,同时防止砖在送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很多砖厂在送货中少送货,还夹杂烂砖。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线。"
他在甘宁镇工地上对一位姓付的施工老板说:"我只说两句话,一是我的砖比其他砖厂低1分钱,二是砖的数量不足你不付款。"付老板笑着说:"行,行,行,我们知道你在砖老板中是最讲信誉的人。"付老板给记者讲了一件事,几年前,万州一家食品企业向李华宇订了50万块砖,订货时的价格是每块1角3分钱,但这家食品企业由于工程延误,一年后才来提货,砖价已涨到每块3角钱,李华宇的砖厂产品供不应求,但他还是按原订货价发了货,老李就是这样一个非常讲信誉的人。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