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曾铁强本报通讯员周章师黄正西黄文专 9月2日下午5时,暑热逼人。 田东县祥周镇中平村李玉华的收购点前一片繁忙。“突突突!”摩托车驮着绿油油的香葱不停地送到这里。李玉华仔细地过秤、付钱。
本报记者 曾铁强 本报通讯员 周章师 黄正西 黄文专
9月2日下午5时,暑热逼人。
田东县祥周镇中平村李玉华的收购点前一片繁忙。“突突突!”摩托车驮着绿油油的香葱不停地送到这里。李玉华仔细地过秤、付钱。
在中平村,李玉华算得上头脑灵活的人,种香葱,又收购香葱,还开有沙场,种了100亩松树。正因为此,她家的资金周转量也比较大,“今年2月,我就在田东农村合作银行贷了5万元,而且不用抵押,不用担保,钱就到了手。”
人民银行田东县支行副行长蒋华军说,李玉华受益的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在这背后,是田东县正在蓬勃开展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
“优秀”等级这样炼成
这事得从10个月之前说起。
2008年11月初,李玉华所在的中平村来了一群不速之客——由人民银行田东县支行、田东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今年4月29日改制为“广西田东农村合作银行”)派出的农户信息调查员。
与之相关的背景是,田东县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联系点。吴邦国批示,要以该县为试点,破解农村金融服务难题。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和自治区政府制定了试点方案,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即为其中一项内容。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全县8万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入库,纳入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并建设3个信用乡镇、15个信用村、50个信用组。
群众开始并不知道这样的宏大背景,也不明白信用体系建设有何好处,报以调查员一片诘问:“你们又不是派出所的,干嘛问我这么多东西?”
蒋华军说,信息采集确实很细,按照人民银行开发的农户信贷征信系统,信息采集点共有126项,囊括家庭成员、经济来源、资产债务情况等等,不由人不敏感。
调查组马上调整策略。先召集村干、村民代表开会,宣讲信用体系建设的种种好处。“人都是讲究实惠的,我们告诉群众一句话,你评的信用等级越高,今后贷款越方便,享受的利率也更优惠,群众一下子就明白了。”广西田东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周明建回忆。第二天,调查组便扛着复印机、电脑等,二进中平村,顺利开展信息采集。
完成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后,由人民银行、农村合作银行、镇政府分管领导、村干组成的评级小组,对每个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档次。
李玉华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原来在信用社的贷款,每次都能及时归还。她家顺利地被评为“优秀”等级,发放了《信用贷款证》。中平村共有720户,除外出务工和五保户外,677户被评定了信用户,其中580户达到“优秀”。该村因而晋升为“信用村”,广西田东农村合作银行给予该村1680万元的授信金额。
截至8月31日,田东县已完成2.46万农户信息采集、电子建档等工作,占全县农户数的32.6%;2.06万农户获得了《信用贷款证》,授信金额8.66亿元;创建了中平村、那来村、那板村等3个信用村。
“信用也能当钱使!”
李玉华以前去农村信用社贷款,要经过这样的流程:提出贷款申请→信贷员下乡调查→信用社讨论复核→发放贷款。“我家第一次贷款是2007年在祥周镇信用社贷2万元,足足等了一个多星期才申请到手。”
今年2月,李玉华去祥周镇信用社申请5万元的小额信用贷款,手续就简便多了。因为她家经过了信用信息采集和等级评定,信贷员不用再去她家调查,信用社核对她的《信用贷款证》和身份证,即可直接发放贷款。“当天下午,钱就打到我的‘桂盛卡’上。”李玉华说。
李玉华得到的好处远不止是手续简便。
广西田东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周明建介绍,农户信用等级背后,对应的是“真金白银”: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分别对应授信5万元、4万元、3万元、1万元,信用户在授信范围内的贷款,无需抵押和担保。“农村找担保很难啊,亲兄弟也未必给你作担保!”此外,信用户的贷款额度放宽、利率优惠。农村合作银行发放给信用户的贷款,从以前最高额度2万元提高到现在的5万元,利率只在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上浮10%,非信用户则要上浮30-40%。
李玉华这笔5万元的贷款,正好在授信范围内,不用抵押和担保。她家是“优秀”等级的信用户,享受利率优惠,又因为她家在农村合作银行入了股,可直接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也免了。李玉华高兴地说:“没想到信用也能当钱使,我们农民是真正得到了实惠!”
周明建指出,讲究信用,从前只是传统道德层面的要求,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却可以产生经济上的激励与约束,有利于形成一种新的信用文化。
据统计,年初以来,广西田东农村合作银行通过《信用贷款证》,共向5338户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1.73亿元。
双赢:放贷成本大幅降低
“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我们银行和贷款户一样,也是受益者。”周明建坦言。
何出此言?
他算了一笔账。一个村大约50-60%的农户有贷款需求,银行每年花在该村的贷前调查成本在3000元左右。田东县共有167个村(街),则每年的贷前调查成本需要50.1万元。农户信用评级以后,贷前调查的手续就免了。“信用评级是一次核定,两年有效。意味着在两年内,我们银行对信用农户放贷,都不用搞贷前调查了,你说可节约多少成本?”
周明建说:“更重要的是解放了银行的人力,可以更好地为农户服务。”广西田东农村合作银行全辖仅44个信贷员,以前每放一笔贷款都要进行贷前调查,让他们疲于奔命。现在对信用户的贷款,只进行贷后检查即可。腾出人力,促进其他各项业务发展。截至8月底,该行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1.69亿元、10.77亿元,均居全县各金融机构之首。
今年5月,人民银行百色中心支行张天安行长下来调研时,周明建把上述分析向其和盘端出。张行长惊讶地说:“想不到你们有这样深的认识。田东县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一定可以做好!”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