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卡不讲信用,银行难辞其咎

来源:淄博新闻网 2009-09-16 10:37:11

连日来,市民纷纷反映信用卡在使用或还款时存在诸多问题,质疑信用卡的发卡银行为何不讲“信用”。银监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信用卡业务投诉居高不下,占银行全部投诉的25%以上。 据9月15日《晶报》 天下熙熙攘攘,皆

    连日来,市民纷纷反映信用卡在使用或还款时存在诸多问题,质疑信用卡的发卡银行为何不讲“信用”。银监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信用卡业务投诉居高不下,占银行全部投诉的25%以上。

         据9月15日《晶报》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银行这盏“不省油的灯”热衷推销信用卡,其目的可不是为了争做当今的活雷锋,而是信用卡使用越多,信用卡业务的贡献率就越大,银行收益就越多。

    信用卡的滥发不仅引发了不少经济纠纷,而且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令各方头疼的社会问题。必须承认有一部分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甚至诈骗的案件,但绝大多数则属于信用卡纠纷问题,而且这种纠纷已经已不能简单用“信用”来评价了,银行说有的持卡人不讲信用,而持卡人也说银行不讲信用。

    其实,纵观各地的不少信用卡投诉问题,其实,除了少数的持卡人确实不讲信用外,信用卡本身和银行更是不讲信用,银行事前对信用卡的申请资料把关不严,有的银行为了完成发卡任务更是凡申请均批准,哪管申请人的偿还能力。

    不计后果地大规模发卡后,银行自身的各方面配套服务却跟不上,各方面问题就自然暴露出来,诸如,申请前,银行不会给消费者提醒信用卡的风险及计息政策;信用卡授信额度未到银行就擅自冻结账户、信用卡挂失后银行还在收费、稍微一逾期(不管什么客观困难),则全然把持卡人各种私人信息转卖给社会上各类催收公司,银行的做法不仅不道德,而且涉嫌违法。从某种程度讲,正是银行自身的服务不好、不讲信用,导致了许多信用卡领域的纠纷接连不断。上海银监局今年上半年统计显示,信用卡投诉占银行全部投诉的25%以上。对此,嫌贫爱富的银行不该反思一下吗?

    另外,信用卡诱导他人不讲信用也是一个新现象。最为典型的是向大学生发卡。明知大学生没有很强的还款能力,为什么还向大学生们推销各类信用卡?这么做,银行不是在给自身及社会制造风险又是什么?是谁把那些怀揣大把信用卡盲目消费的“80后”、“90后”们培养成了“卡奴”?银行为什么不去大面积地向百万富翁们去推销信用卡?无他原因,信用卡不过是银行给中低收入者编织的美丽童话和陷阱而已。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普通居民收入遭受重创,我国的信用卡不良率已迅速升至3%,是两年前的三倍,信用卡透支对金融机构的破坏性正从“潜伏”走向“显山露水”,而信用卡坏账率的大幅度上升,对不加节制抢占市场争发信用卡的银行来说也是一大风险。

    也许有人会说,信用卡泛滥现象以及其带来的风险主要原因在于监管部门在发卡行管理上的缺位,但笔者认为,其根源还在于银行社会责任的缺失。

    在尚未建立起完整公正的社会信用体系,在信用卡发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程序规则和审查监控机制时,各大银行却为了争取业务领地,在审核和发放信用卡的过程中对申请人的经济实力、信用程度、还款能力、信息真实与否等都缺乏足够的评估。如此,只注重眼前盈利,而忽视产品安全,显然也是有悖商业道德的。

    诚然,银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为了使利润最大化。但其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也该尽力取得品牌、美誉度、社会形象等的最大化。这就需要银行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也即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转变。 

    银行在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仅要完善自身的服务,也要承担起一个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还要自觉履行起码的道德义务。一个没有社会责任和道德积累的银行,即便发行再多的信用卡又有什么意思?只是给自身和全社会制造更多的经济风险和社会不和谐的因素。长此以往,银行必将会品到“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滋味。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乘火车七种行为入信用记录五年


北京晨报 2017-02-19 23:28:31

大公发布百年评级史上首部信用评级原理


中国经济网 2014-03-25 13:25:35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