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某部门任职的王先生,只提供了固定居住地及稳定收入的证明,再凭借良好的个人信用,就从国内某外资银行获得了2万元的信用贷款。他不无感慨地说:“个人信用好,自己得到的好处的确多。” 王先生只是受益于中国个
王先生只是受益于中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一个普通例子。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的个人信用建设正不断凸显成效。
个人信用体系多方位扩容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武康平表示:“以银行个人信贷征信为基础,个人信用信息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开始涉及现实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信息资料更为宽泛的社会信用数据库。”他介绍说,个人信用信息仍以金融行为为主。银行针对个人借贷行为,已经建立了较好的客户记录。同时,如水、电、气、电信缴纳情况等公用事业机构信息以及法院方面关于个人破产、合同纠纷等信息都逐步尝试纳入个人信用信息的体系。还有一些执法系统信息,如个人遵守交通法规的情况也进入了参考的范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微表示:“我国建立起了以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征信系统为主,上海征信等第三方征信机构及一些行业协会相结合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她同时强调,“以淘宝网、当当网等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平台,已经建立起自身的信用体系。近期,淘宝网还通过自查涉嫌信誉炒作的商家来维护自身已经建立起来的信用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截至去年底,个人征信系统收录的自然人数已经达到6.3亿人,其中有信贷记录的1.4亿人。
政府银行群众三方合力
“可以说,征信从过去没有,到现在出现在政策文件之中,政府重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王微分析说,征信已进入政府制订政策的考虑领域,十七大报告等重要文件中都有涉及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表述。商务部市场秩序司、人民银行征信局、国家工商总局等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积极推动。各省市相关政策不断出台,比如云南省昆明市出台的《昆明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操作管理实施细则》就特别强调个人信用。
银行对个人信用报告很重视,不断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库,推动信用建设的发展。一方面是银行需要了解的很多信息都在个人信用报告中体现出来,免去了调查、核实的麻烦,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对个人而言,信用良好的客户可享受到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并在信贷业务、求职、出国甚至廉租房等诸多方面都更便利。
武康平表示,“网上银行等支付手段的出现,使个人支付更便利。这些相关配套的发展,让很多人免去了长时间排队的尴尬,便于个人还款,这对个人信用的提高也有积极意义。”从事房地产营销工作的付先生半年前分期付款购买了一台笔记本,每月需要还款400多元人民币。他说,平时工作忙,又怕还款不及时出现信用不良,于是用招商银行进行网上支付,闲暇时间上网点一点,钱就付过去了,相当方便。
“正是群众信用意识的提高,才使得个人信用建设更上一层楼。”武康平说。
建立“客观评估标准”是关键
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建立被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即个人所认可的能够评价个人信用好坏的客观标准,二是提高个人的信用保护意识。
目前,对个人金融信用的评价已经比较客观,但是对于个人其他社会综合信用的评估却还没有特别完备的标准。因此,需要征信机构积极地收集信息,而“由政府来制订可获得个人广泛认可的标准”。
对于由谁来评?武康平认为,个人信用建设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逐步建设起来的,而个人信用必须通过经济活动才能展现给别人。因此,政府只应该是规则的制订者、监督者,个人信用更多的还是要由市场经济主体即个人本身在明确的规则之下进行自我评估。
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对个人信用的认识不多,往往在借贷时才发现出现了个人信用问题。因此,要加大对个人信用的保护意识,一方面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还要培养社会上重视个人信用的良好风气。“每个人都应保护并积极使用征信系统。”王微认为,树立信用意识,积极使用信用资源,是扩大个人消费的途径,可以为更多的人带来更大的好处。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