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和妹妹一起去买西瓜,看到一个卖瓜的瓜农喊着:“快来买西瓜喽,不甜不要钱……”接着,此瓜农还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随手拿了一个西瓜把其砸在地上,顿时西瓜露出了鲜红的瓤。随后,瓜农
前几日,和妹妹一起去买西瓜,看到一个卖瓜的瓜农喊着:“快来买西瓜喽,不甜不要钱……”接着,此瓜农还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随手拿了一个西瓜把其砸在地上,顿时西瓜露出了鲜红的瓤。随后,瓜农指着满车的西瓜说:“只要有一个瓜不甜,我这一车西瓜都不要钱。”妹妹疑惑地问:“万一他有一个不甜的西瓜,岂不是要赔本啦?”
仔细观察,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超市中经常贴有“假一赔十”的标语,向消费者保证如有假冒伪劣产品,则按原产品十倍的价格赔偿;在药店也常有“无效退款”的提示,一旦购买此类药品,如果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达到所承诺的效果,该厂商将会退还你在这个期限内使用该药品的所有费用;家电厂商以其高效优质的维修服务做保证,凡是购买该品牌的电器,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享受终身免费上门维修……
的确,不少商家为了给自己的诚信加上一个实际、明显、透明的砝码,都会在产品销售时添加一些保证措施。但这些保证措施,很多看起来都是对商家不利的,甚至是明明赔本的生意。这样的生意,商家为何还要做呢?给自己的诚信加上一个标准,于人于己是否有利呢?昨日,记者随机进行了采访,看看商家和消费者对这种行为都有些什么看法。
在文化路中段的一家烟酒专营店外,记者就看到在此店店门上,赫然写着“假一赔十 诚信经营”八个大字。该店经理谢毓对记者说,之所以做出“假一赔十”的保证,是因为对自己的产品有足够的信心,这也能让消费者在购买自己的商品时放心。
一些商家针对自己的商品进行担保,也是为了打消消费者购买时的顾虑。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许多消费者在买东西时都经常货比三家,商家的担保越充分,消费者的购买欲也就越强。“我是做服装生意的,有些顾客买过衣服后,又认为穿上不好看,就拿来退货或调换,我都会满足她们的要求。虽然这次生意没做成,但是彼此却成了朋友,为下次合作打下了基础。”个体经营者屈静说。
通过记者调查走访发现,有诚信保障的商家相对于没有诚信保障的商家来说,在消费者心中还是占有优先选择的优势的。
在我市一家工厂工作的张艳丽,则对这种把诚信公之于众的商家持有怀疑态度。“在我看来,这只是很多商家促销的一种手段罢了,真正能实现他们允诺的又有几家?”但是,张艳丽同时也表示,如果真的有两家商店价格、品牌、外观都一样的话,她还是会选择愿意为产品质量承担风险的商家。
河南大学经济学研究生杨园园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消费者并不能从生产者或销售者处获得产品的完全有效信息,所以,商家采取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担保的策略,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担忧。有时,这种担保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对商家并不有利,但实际却能为商家获得一定的客源,无论对商家本身以及消费者都是极为有利的。但是,经营者一旦失信,则会适得其反,对产品、消费者、自身都会造成一定影响。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