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海南三亚市两名处级干部因大办超奢华葬礼,震惊了全国。后经三亚市纪委认定,二人违反了国家工作人员行为准则,分别给予免职处分。可就在近日,网上曝出,这两位“最牛官员”又重任要职。经调查,二人确实已回原科室工
前段时间,海南三亚市两名处级干部因大办超奢华葬礼,震惊了全国。后经三亚市纪委认定,二人违反了国家工作人员行为准则,分别给予免职处分。可就在近日,网上曝出,这两位“最牛官员”又重任要职。经调查,二人确实已回原科室工作,对此,相关负责人解释:两人只是正常的工作安排,没有启用、拔擢。(南海网8月20 日)
网上有人改了广告词:“这人啦,一当上官就爱犯事,过去时犯了就给撤职,麻烦!现在好了,有了空壳问责秀,撤了又能再复出,想官运亨通,不费劲!”语间尽见戏谑,可也反映了人们对“问责官员复出”的审丑疲劳与反感情绪。
从贵州瓮安事件被处分官员带“病”复出,到三鹿丑闻中被问责的质检总局官员鲍俊凯“低调高升”,再到此次“最牛官员”复职,尽管舆论风声很紧,可问题官员复出却没有式微的势头。民众都纳闷了:咋的了,他们不是刚被问责的吗?难道问责就是场敷衍民意的表演秀?
浙江大学教授章剑生说:“由于问责制的不完善,问责已经成为一种平息民愤或官员互保的手段,成为惹祸的官员‘避风头’甚至位高权重者‘丢卒保车’的借口,而在外观上,它则是行走在法治舞台上的一种‘政治时装秀’”。果然如此,那政令的反复对行政过失的姑息,是否辜负了指望以正义惩邪恶的民意?它对问题官员的“高度容忍”,是不是对蠢蠢欲动的官员形成了反面的激励?
在法治社会,官员犯错,理应比百姓犯错更要重惩。因为官员与普通民众角色期望不同,官员掌握权力资源,而且代表着公权力的信誉度,所以犯了错更具社会危害。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问责大棒“高高举起,轻轻落下”,问题官员等舆论目光转移后,立即浮出水面。这,又让对政府政策信誉深怀信心的民众做何感想?
面对频频的公众质疑,政府应痛下决心,对官员腐败零度容忍,挽回被透支的政策信誉才对。不然,问责修何时能从法治舞台消失,会成为公众恒久的话题。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