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千亿信用市场等待解除镣铐

来源:人民网 2009-08-28 17:14:49

信用调查、评估、评级、商债追讨、信用保险、保理等信用业务市场,未来30年可发育到上千亿元的规模。然而,作为信用市场最基本的因子——信用信息,目前却有大约60%掌握在政府各部门手中。   这些信息,一般都不向社会公

  信用调查、评估、评级、商债追讨、信用保险、保理等信用业务市场,未来30年可发育到上千亿元的规模。然而,作为信用市场最基本的因子——信用信息,目前却有大约60%掌握在政府各部门手中。 

  这些信息,一般都不向社会公开。一方面造成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和各类信用中介机构,得不到需要的资料,很难开展信用管理和相关服务。这就好比给市场主体戴上了一副镣铐,使得他们只能沉重地舞蹈。 

  第一道枷锁:信息获得渠道不畅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而信用缺失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各种失信行为之所以大量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获得渠道不畅。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资产保全处的金先生给记者举了一个贴切的例子:银行在放贷之前,首先要对企业的偿还能力进行判断,因此,银行需要企业十分完整的信用信息。如资产评估、运营情况,之前的借贷及偿还记录等等。这些信息的来源,首先是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等,其次是抵押和担保。但是,抵押品有可能是假的,担保有可能是连环担保;企业提供的数据也有可能是假的;如果银行不相信企业提供的报表,会委托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帮他做,但有些会计报表也是可以买的。或者,银行还可以征询分析企业资料的征信公司的意见。可是,征信公司的信息又从哪来?是否一定准确? 

  为了降低风险,银行只能对贷款担保提出十分严格的要求,使得许多民营中小企业“望贷兴叹”。 

  就因为得不到相关信息或信息掌握不够完整,金融机构和企业才不敢轻易进行信用交易。一个想贷不敢贷,一个要贷贷不着,反过来又使各自丧失了很多商业机会,从萑搿安皇谛诺人溃谛耪宜馈钡墓秩Α?

  不仅如此,政府部门数据开放程度的低下,使得民间机构往往很难获得有价值的信用信息,从而无法提供客观公正的信用调查、征信、资信评估等服务。简单的个人信用调查或企业征信培训机构,没法形成一个庞大的信用数据库,也限制了市场的开拓。 

  第二道枷锁:市场培育不足想要得到信息却得不到的大有人在,而不想或是没有想到要利用信用信息的也不乏其人。信用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需双重不足。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信用经济发育尤晚,导致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社会信用关系淡薄。“让守信成为守信者的通行证,失信成为失信者的墓志铭”,很多企业对这一原则体会不深,认识不足。在信用管理制度上,也普遍存在缺位现象,未能利用信用产品在经济交往中保护自己的利益。 

  买方市场的不足,也影响了信用社会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虽然也有一些为企业提供信用服务的机构(如征信公司、资信评级机构等)和信用产品(如信用调查报告、资信评级报告等),但市场规模很小,经营分散,且行业整体水平不高。 

  最沉重的枷锁:法律缺失监管不力事实上,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市场发育面临的最大桎梏,还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我国在征信数据的开放与使用等方面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据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介绍,目前可公开的信息只能是企业登记的一些基本信息,另外还有些信息只能在有关部门内流动。 

  “你想买,我不能卖”。大量信用信息不能公开和共享,市场又如何能发展? 

  对失信行为的监管也显不力。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建立我国信用体系的政策研究”课题组一位作者表示:虽然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但这些仍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只有有针对性的立法和健全的监管体系(包括对中介机构的监管),才能真正做到信息透明和共享,以保证信用信息的整合和完整,对企业或个人的信用做出公正、客观、真实的评估,从而推动买方市场的跟进和培育,改变供需状况,做大市场。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魏则西事件暴露医疗广告管理乱象


法制日报 2016-05-04 11:31:00

一图读懂创新发展


2016-03-07 21:39:45

奶粉新政的微博


2015-09-12 20:40:00

面包新语陷过期原料门


网络 2014-06-17 23:04:3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