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个人征信系统凸现监管弊端

来源:山西新闻网 2009-08-12 10:17:43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从2006年正式运行以来,个人征信系统社会利用率不断提高,在规范个人信贷行为、防范信贷风险、提高社会诚信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个人征信系统中个人信息不完善,系统建设和运行存在不足,暴露出个人信息采集、查询利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从2006年正式运行以来,个人征信系统社会利用率不断提高,在规范个人信贷行为、防范信贷风险、提高社会诚信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个人征信系统中个人信息不完善,系统建设和运行存在不足,暴露出个人信息采集、查询利用中的一些问题,难以适应社会需要。

征信系统个人信息“残缺不全”


个人征信系统中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信用交易信息、公共记录信息和公用事业信息、其他信息等详细内容。但目前个人信息收集不完善,基本信息普遍存在缺失。个人信用报告中除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等3项个人身份识别信息齐全外,其余29项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缺失或空白。


信用交易信息包括信用卡信息、贷款信息、为他人担保信息、结算账户信息等,但目前个人征信系统中缺少为他人担保信息、结算账户信息,且信用卡信息和贷款信息也存在“丢三落四”的现象。而公共记录信息和公用事业信息及其他信息缺失现象更加严重,如普遍缺少法院诉讼信息、法院执行信息等,这种“支离破碎”的个人信息违背了征信全面性的原则,影响了个人信用报告的准确性和征信系统的权威性。


个人信息模棱两可 难以反映真实情况


主要表现为:一是个人征信系统中部分个人信息更新不及时,没有及时将相关信息采集到征信系统中,不能实现实时跟踪,难以反映最新信用状况。如对于贷款信息常有个人已归还贷款,但征信系统中仍然显示未归还贷款。有的虽已贷款,但个人征信系统中却没有贷款记录。如2009年5月查询出的李某个人征信信息报告,报告中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中,开户日期为1995年10月,首次缴存日期为2006年7月,最后一次缴存日期也是2006年7月,但事实上李某是1995年8月参加工作后开始正式缴存个人住房公积金,至今从未间断,而模棱两可的信息没有反映出他的真实情况。


个人信息查询缺乏“绿色通道”


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目的是让社会公众利用,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但在实际查询中却出现了让人费解的现象:一是部分基层银行类金融机构由于嫌查询者麻烦又不收费,有的怕承担责任,以需要领导签字审批或以网络不通不能查询为由推诿,更有甚者以没有查询权限将查询者拒之门外。


二是作为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者,基层人民银行县级支行没有查询权限和查询端口,面对查询者却束手无策。去年,李明在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时,因公积金管理中心要求贷款户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报告,李明先到当地农村信用联社进行查询,被告之只有权限查询企业,个人不能查,而当地农业银行以需要行长审批签字才能办理。由于当地人民银行没有个人信息查询权限不能为其办理查询,最终经协调才在农业银行得到查询。他苦笑着说:“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太难了。”


个人信息异议申请处理周期长


根据个人征信系统操作规程规定,基层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受理异议申请后,应立即转交征信服务中心,再转至相应的商业银行协查,经过查询核实回复给征信服务中心,再返回到当地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然后通知申请人。该过程环节多,加上商业银行在协查中大多存在超期现象,造成异议申请处理时间过长,这种“马拉松”式的处理方式至少有超过50%的异议申请在规定时间内得不到解决。去年12月,王玮要到当地农业银行贷款,在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时,显示他在当地信用联社贷款未按期清息和未归还贷款的不良记录。他说贷款已还,但农业银行要求他提供证明。为此,他不得不到当地人民银行提出异议申请,等得到信息反馈时半年过去了,他的那笔贷款申请因时间太长延误了。


加快征信立法进程 规范个人信息征集行为


鉴于当前征信业发展现状和暴露出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台《征信法》,制定信用信息征集统一规范和标准,明确数据采集的范围和内容,确立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的地位和职责,并赋予其检查监督征信业的权利。对不及时报送征信信息、报送征信信息不真实、不提供个人征信信息查询、不配合征信异议申请处理等违反征信信息采集、管理等行为由人民银行给予相应的处罚。


加强个人征信系统信息采集的沟通联系,建立个人征信系统信息采集“快车道”,加强信息采集利用和查询功能,确保个人征信系统的健康发展。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8亿人纳入征信体系只是一个开始


网络 2013-12-14 13:25: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