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美国财政部向国会提交了一份立法草案,为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制定了许多新的披露规定和限制,不过相关制度和规则的出台,并不会“迫使”相关机构进行大规模的“体检”并改变其商业模式。 美国
美国财政部的这项立法草案目的是减少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增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这些机构监管权的同时,减少金融体系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根据这份议案,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评级等机构的业务模式将不会受到触动,依然可以向要求进行评级的企业收取评级费用。但不允许向这些被评级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同时评级费用也应予以公布。此外,议案还试图阻止“评级采购行为”,也就是一家公司向多家机构申请对其进行评级,但只公布最高评级并支付费用的做法。美国财政部的这一议案已经获得了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巴尼·弗兰克的认可,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改革措施力度太小,并不能满足奥巴马政府对于全面金融监管改革的需要。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