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信用卡申办了5年音讯全无,却被银行告知“信用不良”,而原因则在于银行输入个人身份信息有误。虽然银行在接到投诉后对原记录进行了修改,但客户仍将其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精神损失2万元。日前,上海一中院对这起人格权纠纷案
一张信用卡申办了5年音讯全无,却被银行告知“信用不良”,而原因则在于银行输入个人身份信息有误。虽然银行在接到投诉后对原记录进行了修改,但客户仍将其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精神损失2万元。 日前,上海一中院对这起人格权纠纷案作出二审判决,判令银行在客户单位公开书面道歉并赔偿40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
2003年5月9日,殷女士与部分单位同事共同申办沪上一银行信用卡,由单位统一收集申办人的个人信息资料后交付给银行。但此后殷女士始终未收到申办的信用卡。殷女士以为自己可能不符合其申办信用卡的条件,也未在意。然而,在2007年至2008年,殷女士申请其他银行的信用卡时却遭到了拒绝,银行方面透露原因是“信用不良”。随后,殷女士查询其个人信用记录,发现其存在逾期还款的不良记录和信用卡美元透支记录。殷女士立即到该银行对上述问题进行投诉。
经核实的确存在错误,该银行马上通过央行进行了修改。然而,事情并未完结,到了2008年8月,殷女士信用卡申请再次遭拒。于是,殷女士将该银行告上了法庭,要求其对错误信息提供原始记录进行核对、更改自己的信用报告信息,并登报公开赔礼道歉,消除错误记录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赔偿精神损失费2万元。
一审法院的判决是,该银行在殷女士工作单位范围内公开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殷女士精神损害抚慰金4000元,对殷女士的其他诉讼请求未予支持。一中院审理后认为,殷女士合法权益确因该银行不当行为遭到损害,然结合殷女士人格形象、权益受损程度、权益受损范围、该银行的主观状态、侵权行为的情节、侵权人的过错程度等因素,一审法院依据查明的事实依法所作的判决并无不当,于是作出了维持原判的二审判决。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