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发展信用衍生品正当其时

来源:上海金融报 2009-07-16 17:19:55

5月23日,中国银监会出台《关于做好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的银行业呆账贷款核销工作的紧急通知》,据有关机构估计,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将达到450-500亿元。加上在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下,资金80%来源于银行贷款的房地产商的资金链正在经受考验,银

  5月23日,中国银监会出台《关于做好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的银行业呆账贷款核销工作的紧急通知》,据有关机构估计,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将达到450-500亿元。加上在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下,资金80%来源于银行贷款的房地产商的资金链正在经受考验,银行的信贷风险大大增加。

  统计数字显示,尽管银行房贷(包括个人贷款和开发贷款)只占银行贷款总量的不到20%,因而,房地产行业不会拖垮银行。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的是,银行在不良贷款因灾剧增、房地产商信贷风险加大的双重考验下,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笔者认为,在现实情况下,银行业应考虑利用信用衍生产品的创新,分散自身信贷风险,真正起到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

  信用衍生产品是指包括信用违约互换等产品在内的,通过一定的合约安排,把贷款、证券中的信用风险剥离出来,进行独立定价和交易,将其转嫁给愿意承担信用风险的市场投资者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与传统的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相比,它具有独到优势:

  第一,提高银行业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仅限于信贷配额、抵押担保和分散贷款等传统方式,在对风险有效识别和分析之后,缺乏有力的管控。利用信用衍生产品,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信贷的期限、规模、利率等灵活安排合约,从过去事后被动地处理不良资产转变为事前积极安排风险控制渠道,最大限度地减小自己的风险敞口。

  第二,增强银行业资本的流动性。信用衍生产品回避了债权的转移问题,而仅仅是信用风险的转嫁,银行仍然保留了对资产的所有权。以可能形成不良贷款的债权为标的,通过技术安排可以将风险转移到广阔的资本市场上,分散到众多的投资者手中,减轻了极值风险的冲击。

  第三,丰富了市场的投资品种。通过信用衍生品,机构投资者不仅在股市、债券之外找到新的投资工具,而且可以吸引国际投资者加入其中,增加我国资本市场的深度与广度,也完善了投资组合,有利于提高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我们看到,虽然美国次贷危机的风波仍在延续,但正是由于信用衍生品的缓冲与保护,才减轻了银行业所受的冲击。同样,我国可能面临类似的风险,理应顺势而动,探索风险管理手段的多样化。

  分析中国市场,尽管还面临着较为严格的监管环境、金融衍生产品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以及衍生市场刚刚起步等制约因素,但推出信用衍生产品的条件已逐步具备。

  首先,我国具备了发展信用衍生产品的供求条件。据报道,我国银行间交易市场的各类债务托管余额2007年底已突破了10万亿元。而目前,我国对房地产业的密集调控,无形中也加剧了银行面临的贷款回收风险,其中巨大的信用风险亟需转移。在投资者方面,随资本市场的发展,私募基金、对冲基金等追求高收益的机构投资者除投资传统市场外,还需要其他市场较好的标的资产。信用等级较高的的信用衍生产品,正好满足这些要求。

  其次,国际市场已为信用衍生产品提供了充分的成功经验。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信用衍生品在货币危机中有力支持了债务市场的需求,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花旗银行利用信用违约互换,也成功地避免了安然公司破产对自己债权的巨大冲击。优异的表现使得信用衍生产品成为发展最快的金融衍生品之一。

  截至2007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8%,首次达到国际监管水平。相信在监管机关尽快完善相应的政策与法规,创设良好外部环境的前提下,信用衍生品的积极推出,将会对银行业继续保持良好的资产负债水平,提高风险抵御能力,以及稳定长期经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2017第三届云南省互联网大会在昆开幕


昆明信息港 2017-11-22 14:16:00

为逃一元车费,别丢了公德心


网络 2014-05-31 17:55:23

快递实名制倒逼行业自律


网络 2014-01-11 10:24:3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