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盈利趋势向好 信用风险需要关注
来源:金融时报网
2009-07-02 16:16:36
今年上半年,中国上市银行出色的盈利表现让投资者欣喜万分。不过,在股价已大幅上涨的基础上,银行业未来的盈利增长是否具有长期持续性已成为投资者购买银行股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某评级公司负责金融机构评级的专家9月20日在北京对记者表示,在综
今年上半年,中国上市银行出色的盈利表现让投资者欣喜万分。不过,在股价已大幅上涨的基础上,银行业未来的盈利增长是否具有长期持续性已成为投资者购买银行股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某评级公司负责金融机构评级的专家9月20日在北京对记者表示,在综合了经济面、行业发展、司法体系、监管制度以及银行财务表现等因素之后,该公司相信中国银行业仍处于向好趋势中。这与几天前雷曼兄弟银行业分析师发表的看法基本一致。
当天,该公司公布了对中国50大商业银行的研究结果。这是该公司对中国银行业的第二次调查研究。据介绍,今年进行具体分析的银行已从去年的34家增加到41家。该公司大中华区金融机构评级分析师廖强认为,这是中国银行业一个很小但值得关注的重要变化,即在监管当局提出更高要求、银行改制之后上市或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因素的促进下,银行的信息披露得到了改善。
2004年以来,由于净利息收益率上升、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快速增长、成本效益比率改善,尤其是信用成本低下,中国50大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今年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国内业务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前几年,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在这些大银行上市之前,雷曼兄弟预计其利润增速为20%至25%。从明年1月1日起,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将从33%下降到25%,这将进一步提升银行的盈利能力。该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不良资产大幅减少、资本基础进一步加强、基准利差扩大以及银行积极发放中长期贷款,都是导致净利息收益率进一步上升的原因。据悉,该公司本次调查所涉及的41家银行的平均资产回报率已从2004年的0.35%上升至2006年的0.65%。
不过,该公司的专家提醒说,中国银行业在一个完整的信用周期内的盈利可持续性还有待观察。该公司亚洲区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评级负责人周彬指出,行业的信贷快速扩张表明,中国许多银行更看重资产规模和市场份额的扩张,而不是强化资本。他提醒银行需要谨慎行事来平衡短期利润和长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廖强则强调了对银行可持续发展非常关键的坏账拨备的重要性。他表示,从会计角度来说,中国银行业的拨备可能是充足的。但该公司用最近10年“BB”级国际债券的累计违约率(17.45%)为基数来计算,中国银行业在一个信用周期(10年)的拨备率(拨备除以平均资产)每年应在0.86%左右,而2006年41家银行的实际拨备率只有0.39%,有一个明显的差距。
针对银行业贷款规模不断扩张可能引发信用风险上升这一问题,廖强建议银行积极参与资产证券化等转移信用风险的试点工作。他说,在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过程中,银行获得的好处会多于坏处,这可能也是中国银行业目前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激进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但是,眼光远大的银行家需要平衡短期盈利增长和长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逐步将信用风险分散出去。目前监管当局正在积极推动资产证券化这样的分散风险的工具,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和方向。“只有当银行家将平衡短期盈利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共识时,信用风险管理才会成为银行业的一个普遍做法。更谨慎的风险管理理念不仅可以帮助银行度过好的日子,也可以帮助它度过坏的光景。”
据了解,目前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第二批试点工作正在进行。总的来看,商业银行的反应不是很积极。
另一方面,廖强指出,尽管银行业盈利能力总体上改善,但这种改善趋势掩盖不了银行间盈利能力差异很大的事实。全国性大银行的财务数据远好于农村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地区性银行,这种盈利能力日益分化的趋势意味着在信用评级反转时,那些没能够及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银行可能会遇到大麻烦,甚至可能威胁到金融体系的稳定。
该公司的研究报告预计,短期到中期来看,大型银行将继续保持稳固的盈利能力,这主要是因为在通胀预期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这些银行将受惠于手续费和佣金收入的持续增长,以及低成本存款的不断增长。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盈利水平的差异可能会缩小,去年的差异只要是源于两类银行在拨备上的不同取向。但是,区域性商业银行与其他银行的业绩差距可能会进一步加大。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很多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将被迫拨备更多的准备金,以加快解决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问题。由于这些银行受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有限,与更大的银行相比,它们不得不自食其力。
由于国内流动性过剩,中国人民银行将提高存款准备金和发行央行票据作为经常使用的管理流动性的手段。廖强补充说,这对银行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显然是负面的。“总的来说,小的银行受的影响可能更大,它们在获取公众信任方面与大银行相比处于劣势。一些市场的变化如证券市场火爆导致的资金流向改变也不利于小的银行。我们预计,小的银行在流动性环境方面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
正因行业和经济基本面的趋势都支持大型银行的盈利增长,最近不少国际投行都相继对银行股发出了“推荐买入”信号。雷曼兄弟副总裁、银行业分析师冯哲告诉记者,该公司对中国银行业和香港市场银行股的看法是正面的,尤其是对大型银行,强烈推荐的主打品种是工行、建行和招行的“H”股。因估值仍具吸引力,中行“H”股也是推荐“买入”的一个品种。
据悉,根据今年上半年的增速,雷曼兄弟已调高了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中收费业务收入的增速预测,大银行从原来预测的30%至50%上调为50%以上。但是,冯哲表示,上半年收费业务增长迅猛与股市的火爆表现有关,其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也继续与股市有关,需要进一步观察。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