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麻山深处的紫云自治县宗地乡原来是一个比较贫困的乡镇,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少量的家庭种植和养殖业。但自该乡被县里评定为“信用乡镇”后,大多数农户成为贷款“信用户”,得到县农信社信用
该乡宗地村村民孙和国凭“信用证”在农信社得到信用贷款9万元,大力发展养猪业、现栏内已有肥猪100多头、母猪10余头,产值达30多万元。上述例子只是紫云自治县开展信用工程建设以来,县农信社用信用贷款支持农户发展生产、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紫云自治县于2006年开始开展旨在“充分发挥农信社服务‘三农’主力军作用,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真心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培养信用农户,化解信贷风险”的“信用工程”建设以来, 通过对农户进行信用建档评级,确定信用农户,创建“信用村(组)”,打造“信用乡镇”,最后达到实现建设“信用县”的目标。2008年12月底,已将宗地乡成功创建为全县首个“信用乡镇”,到今年5月底,又有水塘等3个乡镇也完成“信用乡镇”创建有关工作,已申报到省、市联社,等待验收。目前,全县已有17个村被评定授牌为“信用村”。已有33个村达到信用村标准,准备授牌。到今年6月,该县的“信用工程”已建立农户经济档案 72393户,评定“信用农户”58637户,评级授信面达全县总农户的74.4%。到2009年5月底全县贷款农户为19536户,贷款金额达31014万元,贷款农户遍及全县各乡镇。坝羊乡大坡等3个村养牛协会的农户,得到信用贷款580万元,共有80 多户村民从事养牛,目前已收到良好效益。
紫云自治县信用工程的创建,既实现利民惠民,大力扶持农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又有效防范和化解了金融贷款风险,经济与社会综合效益日益显现。全县获得信用贷款的广大农户利用农信贷款大力发展生产, 不少村民成了万元户、十万元户。同时,由于广大信用农户享受到惠农信贷政策,大多数做到诚信贷款还款,形成了良好的农村信贷环境,使金融企业不良贷款率大大降低。据了解,该县农信社2007年末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为31.47%,而到今年6月,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下降为20.25%。“信用工程”建设初步实现了“鱼和熊掌兼得”的双赢局面。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