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开展文明信用户评选,破解农民贷款难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离不开信贷支持。然而,农民贷款难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山东省东营市在加大对“三农”“输血”的同时,在农村开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离不开信贷支持。然而,农民贷款难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山东省东营市在加大对“三农”“输血”的同时,在农村开展了文明信用工程,以信用高低来确定贷款发放额度,从而提高了农民的致富积极性,使农村形成了具有活力的自我发展机制。
“输血”难解发展问题
东营市有人口180万,农村人口占了一半。全市荒碱地面积525万亩,是耕地面积的1.42倍。如何让荒芜的盐碱地变成农民的聚宝盆呢?东营市决定对“三农”进行大“输血”。从2001年起到去年,该市各级财政用于扶持“三农”的资金达到56.7亿元,财政支农支出占总支出的近三分之一。
“输血”的效果非常明显。东营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基本实现“三免五通五保五救助”,即免征农业税,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免收城乡集贸市场管理费;村村通柏油路、自来水、客车、有线电视,中小学微机联网校校通;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实现教育救助、残疾人救助、灾害救助、老年人救助和住房救助。
“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政府的‘输血’只能解决一些公共服务的事情。”东营市财政局副局长李中元说,“要让农民真正富起来,在‘输血’之后,还得给农民‘造血’,让农民能有一个自我发展的长期资金支持渠道。”
信用工程搞活农村经济
采访中,广饶县大码头乡村民吴胜村给记者的印象极深。
吴胜村于2004年在农村信用社的帮助下,办起了一家棉花加工厂。如今,加工厂年产值已超500万元。昨日上午,他指着银行发的一块信用等级牌匾,自豪地向记者表示:“我的信用等级是AA级,随时可以贷款100万元左右。”
吴胜村之所以能获得高额信贷等级,与东营市实施的“造血”工程——文明信用户评选工程有紧密联系。
近年来,东营市在全市农村实施了“文明信用工程”,开展文明信用户评选工作。一旦评上文明信用户,农民在贷款方面即可享受优惠政策——凡贷款额度在1万元以内的,不但不用担保,而且还可以享受贷款利率下浮20%的优惠。
同时,东营市还开展了文明信用村和文明信用镇的创建,村里有80%的农户被评选为文明信用户,该村就可以评为文明信用村;镇里60%的村达到文明信用村标准,该镇就可以评文明信用镇。文明信用村镇不仅在贷款方面可获得优惠和优先,还能优先获得项目安排和支农资金。
“信用高,贷款额就高,发家致富就有了资金支持。这样一来,村民们都有致富积极性了。”李中元说,目前,全市有六成以上的村成为文明信用村,一半农户成为文明信用户并获得优惠贷款,全市仅用于利息优惠的资金就达到了100万元。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