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危机蔓延至实体经济,境外商家拖欠货款、取消订单甚至破产等情况时有发生,出口收汇风险已成为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的最大外部风险。危机发生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障和服务让不少投保企业绝处逢生,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国家支持出口的金融工
随着金融危机蔓延至实体经济,境外商家拖欠货款、取消订单甚至破产等情况时有发生,出口收汇风险已成为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的最大外部风险。危机发生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障和服务让不少投保企业绝处逢生,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国家支持出口的金融工具,其功能作用进一步凸显。
2008年年初,江苏一家知名高科技企业的两个美国客户突然破产,造成该企业营运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中国信保接到报损后迅速开展理赔,很快支付给该企业近400万美元赔款,帮其渡过了危机。
据了解,2008年,中国信保实际支付赔款总额达3.6亿美元。另有数据显示,2002年至2008年,中国信保向100多家企业支付赔款超过12亿美元,追回海外欠款近4亿美元。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龚六堂指出,信用保险具有促进出口、保障收汇、便利融资、开拓市场的作用,是国际通行的出口支持手段,在防范外贸风险方面的作用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但从总体上看,出口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特别是利用政策工具防范和转嫁风险的意识明显不足,绝大多数企业在面临恶化的信用环境和多变的市场条件时,还停留在依靠自身能力承担的层次,防范风险和抵御损失的能力令人担忧。由于保险意识不足等现实条件限制,出口信用保险在我国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如何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更好防范外贸风险,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受访的业界专家一致认为,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长远来看,应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加快出口信用保险的立法进程,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补充机制,扩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规模和服务网点覆盖面等等。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仍未见底,未来一段时间内,出口企业总体上仍将处于比较艰难的商业环境中。因此,稳健的业务发展战略、谨慎的业务规模、稳妥的支付手段、相对完备的合同条款和更为积极的风险防范措施,对于企业来说十分必要。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