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政府决定,摒弃上届政府金融救援计划以政府注资为主的思路和“朝三暮四”的弊端,开启一个稳定金融体系的“新时代”。 当地时间2月10日,美国新任财长盖特纳在国会听证时,公布了救助金
美国新政府决定,摒弃上届政府金融救援计划以政府注资为主的思路和“朝三暮四”的弊端,开启一个稳定金融体系的“新时代”。
当地时间2月10日,美国新任财长盖特纳在国会听证时,公布了救助金融系统的新计划。盖特纳称“要全面部署我们的军火,全方位打击信用危机”。
新计划名称为“金融稳定计划”(Financial Stability Plan),抛弃了上届政府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rouble Assets Relief Plan)之名。盖特纳的新计划包括六方面的内容:
——成立一个“金融稳定信托基金”,用于向金融机构注资。
——“公私投资基金”,由政府与私人部门合作购买金融机构的资产,预计总额可达5000亿到1万亿美元。
——对消费和商业信贷借贷的支持,美联储将在财政部出资的1000亿美元基础上,提供总额最高达1万亿美元的信贷支持。
——提高金融救援行动透明度和问责性,包括限制金融机构分红和高管薪酬等方面的措施。
——对买房者的支持,包括减少房产止赎的措施。
——对中小企业借贷的支持,包括购买AAA级的SBA贷款(由美国联邦小企业署提供或担保的贷款),帮助中小企业借贷二级市场解冻,把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额度从75%提高到90%,以及降低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费用等。
“大胆扩张”
盖特纳在声明中表示,这份六点金融稳定计划的“核心成分”是,把美联储的“期限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TALF)的规模“大胆地扩张到最多1万亿美元”。
美联储于去年11月底宣布设立这项工具,但尚未开始实施。该项工具旨在通过向私人投资者提供融资便利,从而降低消费和商业信贷的融资成本。
财政部决定,对为此工具出资的金额从去年宣布的200亿美元提高到1000亿美元,以使该融资工具的总规模达到1万亿美元。
盖特纳称,之所以称此为金融稳定计划的“核心成分”,是因为消费和商业信贷占到美国信贷总额的一半左右。由于这部分贷款的二级市场和证券化活动陷入瘫痪,对消费者和企业的借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008年,消费和商业信贷市场上的证券化借贷业务比2006年下降了1.2万亿美元。
该项目的覆盖范围将包括中小企业贷款、助学贷款、消费信贷、汽车信贷,并加入此前
未涉及的商业房地产按揭贷款。
“全方位解决信用危机的问题,意味着不是仅仅要和银行打交道。” 对金融计划介入二级信贷市场的原因,盖特纳如此阐述。
“以公助私”买资产
上届政府的救援计划,虽然对众多金融机构注入近3000亿美元的资本金,但金融机构中仍存的复杂金融衍生品、与房产按揭相关的产品等“有毒”资产,仍在持续释放“毒性”,腐蚀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这也是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在接受了大额注资后,仍难抑巨额资产减记的原因。
前任财长保尔森原计划动用政府资金购买这些问题资产,这也是其计划命名为“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的原因。但两大问题阻碍了该计划的进行,一是这些资产现在没有市场,难以定价;二是由政府出资购买这些资产,定价过高则损害纳税人利益,定价过低则对救助行动于事无补。
因此,盖特纳的这项计划采取公私部门合作的形式来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出资人不仅是政府,更鼓励私人部门参与出资成立“公私投资基金”,解决完全由纳税人承担购买资产资金的问题;其次,定价交由私人部门决定,使政府能从易引发争议的定价问题上抽身。
“我们的目标是使用私人部门的资本和私人部门的资产管理者,来帮助提供一个给这些资产估价的市场机制。”盖特纳在声明中表示,该方案旨在进行大规模资本收购时,“最小化公有资本,最大化私有资本。”
此前一段时间,曾有消息称美国政府将成立一个类似于资产处置公司的“坏银行”,由其统一购置金融机构持有的问题资产并进行管理,但该做法仍未解决如何为资产定价的问题。以致有不少呼声提出要将银行国有化,则资产只在不同的国有部门之间转移,可免去定价环节。
美国财政部计划在开始阶段,把该方案的规模定在5000亿美元,但视进展情况最高可扩充到1万亿美元。但盖特纳未明确说明美国政府将在该基金中承担多大的出资比重,以及政府将通过哪些手段来鼓励私人资本的加入。
专家分析认为,该措施将吸引对冲基金、私人股权基金等私有部门投资者参与,政府可能为交易双方“牵线搭桥”、对资产进行一定程度的担保等方式来鼓励交易。
先“体检”,后注资
盖特纳的新计划显然弱化了注资的成分。对于将成立的“金融稳定信托基金”,也未明确表示数额的大小。相比上届政府注资的做法,盖特纳的新计划中强调了注资行动的透明度。
首先,银行需加强资产状况的信息披露;其次,包括美联储、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和美国储蓄机构监理局(OTS)在内的监管机构共同协调,联手对金融机构的资产状况进行评估;第三,金融机构必须经过“压力测试”,以检视一家金融机构是否具有充足的资本,能继续进行借贷,并承担由于经济景气恶化而产生的更大损失。
只有达到以上要求,金融机构才能得到美国政府的注资。该计划要求所有总资产在1000亿美元以上的银行都需接受监管机构的评估和“压力测试”。
盖特纳也表示,政府出资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政府的第一步出资,能给私人投资者带来信心,从而引入私人注资。
“(政府)注资将建立在这样的条件上:确保每1美元的资助,都能促使银行更多地进行放贷,从而达到比缺乏政府支持的情况下更高的借贷水平。”盖特纳说,“这种资助还将带有这样的条款:鼓励金融机构尽快引入私人资本,来替代公有资本。”
为了确保金融稳定计划的透明度和问责性,美国财政部还新开了网(www.financialstability.gov),要求接受资助的金融机构在上面披露对政府资金的使用计划、接受注资后对扩大放贷的影响等,接受公众监督。
此外,接受资助的金融机构必须承诺参加政府的按揭止赎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降低按揭利率、降低月供等方式,减少由于购房者无力偿还按揭贷款被金融机构收回房产的事件。盖特纳表示将在几周内公布其细节。
盖特纳指出,上届政府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正因为缺乏减少止赎方面的措施,而令各界失望。
不过,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Barney Frank评论道,财政部只计划用500亿美元来减少房产止赎,这个金额低于所需要的水平。他敦促财政部确保未来能够增加更多的资金。并且,他也认为财政部还要几周才能给出具体方案,时间太长。
“持有按揭或开展按揭业务的机构延迟或停止一切止赎程序。”Barney Frank同时呼吁。■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