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村小贩到地产巨鳄,再到慈善绅士,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先生一路走来,演绎着“闽商之襟怀,如大海泱泱”的闽商宣言,让人领略他作为八闽巨子、诚信儒商的王者之风。 舐犊恩重,赤子情真 黄如论先生于
从山村小贩到地产巨鳄,再到慈善绅士,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先生一路走来,演绎着“闽商之襟怀,如大海泱泱”的闽商宣言,让人领略他作为八闽巨子、诚信儒商的王者之风。
舐犊恩重,赤子情真
黄如论先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出生在福建连江的一个小山村。少年时代,家境贫寒,但父母和祖父母对他疼爱有加,周围的亲戚朋友也给他很多关照。这些朴实的关爱在幼年黄如论心中播下一粒梦想的种子,一定要努力奋斗,用自己的智慧、胆略和汗水来换取收获,感谢帮助过他的人们。
1986年,怀揣改变命运、让家人摆脱艰苦生活的朴素理想,黄如论开始了他异国谋生的旅程。初到菲律宾,他不懂英语,又无亲无故,风餐露宿,不名一文。露宿公园的那一夜,他数着天上的星星,苦思人生,辗转未眠。他自信别人能做到的,他也一定可以做到,而且会做得更好。他凭借自己的勤劳智慧和诚信精神结识了很多朋友,找到了投资拓业的机缘,先后开办了菲律宾友福投资、辉鸿实业有限公司,旋即以香港为中心,陆续将投资触角伸向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西班牙。
1991年,响应祖国回乡投资的号召,这位15岁就在商旅之路上艰难跋涉的连江少年,带着他在国外的所有积蓄和一颗赤子之心,回到一直眷恋着的故土。在这里,黄如论看到榕城在改革开放中焕发出的巨大商机,激发出他推动建设家乡的斗志。他以最快的速度办妥了公司注册等手续,投身于福州旧城改造。1993年,历经一番拼搏之后,他投资兴建的国泰大厦竣工落成,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掘得了内地的第一桶金。随后他带着闽商特有的“敢率风气”与“创意惟新”等精神,不断开拓事业,将一个民营公司缔造为三年荣登中国企业500强的商业帝国。
目前,世纪金源集团在中国大陆投资1000多亿元人民币,开发各类商品房3500万平方米,缴纳各项税费达100亿元人民币,捐资公益事业达12亿元人民币,形成“房地产开发、星级大饭店、大型购物中心、金融资本运营、矿业开发和物业管理”六大支柱产业,旗下拥有8个区域集团,50多家子公司,12家五星级大饭店,6家Shopping Mall,投资地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以及香港和菲律宾等海内外各地。
对于很多房地产商而言,资金无疑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而黄如论领导的世纪金源集团,在资金供给方面,被外界称为“拥有深不见底的资金流”。这“资金流”下面暗藏的是黄如论先生的创意性思维和集团多年积累的商业信誉。
目前,世纪金源在各地运作的都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大楼盘,如何在这些大楼盘中获得资金平衡,黄如论有其独到的分析:“管理一个企业不是按部就班的。大家都知道1+1=2,但很多人不知道变通,不知道变通成0.7+1.3=2,不知道变通成1.5+0.5=2……换一个思维,通过不同的途径一样可以达到目的。脑子灵活,资金运作自然游刃有余。”
与此同时,黄如论的成功还证明,资金运作灵活的首要条件是企业信誉。信誉对企业来说就是一笔无形财富,世纪金源集团通过17年房地产开发,拥有一大批忠诚的建筑产业客户,而且商业信誉良好。假设公司计划采购2亿元的电梯,但一时没钱付款。只要承诺付款时间,供货商便会马上送货过来。因为他们知道,到时世纪金源会按时一分不少地付款。
此外,黄如论所领导的世纪金源坚持滚动发展,以快致胜。每当购买到了土地使用权后,马上请设计院,按照预先的思维与理念,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设计出总体方案,一个月之内设计好户型图。从购地到施工还不满一年,房子就已经快封顶了。然后就可以进行准现房销售,尽快回收资金推动下一轮开发。当然,这一过程也与企业诚信经营和品牌知名度密不可分,唯有受到合作者信任,受到消费者认可,保证手续完妥,才能确保整体开发的进度。
在2007年楼市井喷的时候,很多地产商都习惯了拿地之后就坐等数钱,所谓的开发只是走一个“报销”程序,很少有人关心企业核心实力的提升。在这种市场环境下,黄如论领导的世纪金源集团却不为所动,坚持人本为先的经营思路,对待客户诚恳,对待生意诚信,真心实意为大众盖房,以品质赢得了市场。
黄如论先生通过考察国内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整体实力,结合国内城市发展现状与国外先进的社区规划思想,将儒家和易学思想等传统文化精髓灌注到设计中,立足城市运营商的高度,开创性地提出“我们造城”的规模化开发战略,打造出全新的中国现代人居文化。他所设计的各地“世纪城”项目总建筑面积都在400万平方米以上,社区配套囊括了购物、酒店、住宅、办公、学校、医疗等功能,整个社区“不假外求”,给人提供“足不出户”的便捷,整体规模堪称中国第一。
在设计方面,为了让购房者生活舒适、便捷,黄如论先生设计出户户朝阳的蝶形结构,使每一间房间都能充满阳光。在建筑安全品质创新方面,他先后在各地引入全剪力墙结构,使房屋的抗震性能更优越,安全系数更高,达到7-8级抗震设防。虽然仅此一项每平方米成本就增加200多元人民币,但却大大提高了建筑的“安全度”和综合品质。在布局设计方面,黄如论推出大规模围合式布局,楼座呈“井”字形排列,天方地圆,契合“龙生九子”之寓意,暗合儒家 “聚财生宝、子孙满堂”的学说,符合《易经》“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住宅布局,切合佛家“万事慈吉、理顺人生”之思想,儒释道三教归一,形成小社区内“生、聚、发”之效果,让居者身体健康,心情舒畅,聚气聚财。
服务终端是最受消费者关注的问题。世纪金源集团秉承“为民众盖房子”的宗旨和不炒房、不抬价,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将购房者的承受能力作为项目投资的重要依据,保证合理性价比,提升了产品竞争优势,赋予项目强劲保值升值空间。在促销方面,团购与散单并重,充分发挥口碑作用。在昆明世纪城,老业主每介绍一个新业主买房,就可减免一年物业费。这些举措看似增添了企业的成本,却收获了购房者的支持和信任,促使企业不断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近期房价不断下跌的状况,黄如论先生认为这是国家在以政策调控方式,理顺房地产行业秩序,其目的之一就是纯洁房地产队伍,督促开发商重视控制成本和建筑品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房地产行业更好地服务民生。
在房地产市场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黄如论也在以他独到的眼光审视着这个市场,他认为无论在什么地区,房地产市场都会出现阶段性的饱和。于是他审时度势,基于做大做强的思考,将眼光放到了行业之外。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世纪金源下属一个高层次的豪华饭店集团也已具规模。
刚进入饭店业时,很多人对黄如论先生的选择表示质疑,认为他缺少相关经验,很难在这一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做好。但是,黄如论先生根据社会及行业发展趋势,坚持以社会大需求为核心,开创性提出“中国式饭店运营理念”,打破国际通行的标准间户型结构,赋予饭店公共区域全新社交功能,打造出更加符合国内需求的全新社会生活空间,一举打造出全新的世纪金源饭店集团。经过细致分析,他毅然打破国际饭店业中附属设施必须与客房量配套这一定律,增加了桑拿、游泳池等配套设施的数量,并对外营业,既满足了到店客人的需要,又满足了社会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了附属设施的利用率,增加了经营效益。他还设计出超大的饭店大堂和客房,以开阔的空间满足商务客人及社会活动需求。同时还在部分饭店配置了地下不夜城商业街和高级公寓写字楼等,更好地服务周边消费群体和到店客人。2002年,黄如论先生应中国侨联的号召,出资4亿多元人民币收购了因连续多年亏损即将被拍卖的北京华侨大厦,并多次亲临指导、统一部署,为其导入世纪金源理念,使其重新焕发活力,在北京市饭店行业排序中, 各项经济指标均名列前茅。
历经七年的发展,世纪金源集团旗下拥有12家五星级饭店,其中已有8家开业,4家在建,项目遍及北京、福州、重庆、昆明、西安、长沙、贵阳、合肥、腾冲等经济发达地区或旅游胜地,他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黄如论先生在国外时,对当地的大型购物中心有着深刻印象,在饭店业初战告捷之后,他决心将在欧美及东南亚流行已久的新型复合型商业业态Shopping Mall引入国内。通过对集团现有资源的规划、整合与运营,使这些资产和资源的开发扣紧世纪金源整体投资思路,并对其加以恰当补充与调整,使之升华为世纪金源事业发展的一条永续线索。
黄如论先生认为,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消费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消费方式已由“需求型”过渡到“体验型”,消费者在购物时不仅追求方便、多样,同时更注重购买过程。传统的百货商场和超市已不能满足这种一站式和多元化休闲消费的需求。2004年,北京金源时代购物中心隆重开业,黄如论先生首次将国际先进的大型购物中心这一消费模式引入北京,打破以往北京地区百货、餐饮、休闲场所分散的格局,实现了综合型购物中心零的突破,并以创新、革命思想为主导,开创人性化、大流通的“生活贸”模式,创造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商业地产革命。现在,北京金源时代购物中心每日客流量可达十几万人次,周末可达到20万人次以上。巨大的客流量给商家们带来了无限商机,也成为创新市场的领跑者,在北京奥运期间成为指定的购物场所之一。
自首家大型购物中心开业至今,世纪金源集团旗下已拥有6家大型购物中心,所在地遍及北京、重庆、昆明、长沙、贵阳、合肥。大型MALL的出现,引发目前中国商业格局的重大变革,而且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消费习惯和消费体验带来深刻影响,促进中国商业环境的升级换代,加快中国商业现代化的步伐,成为推动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兼济天下”的原始动力
黄如论先生创立的辉煌事业令人赞叹,而他的慈爱之心更令人感动和敬佩。他说:“我出生于贫寒人家,小时候家里穷苦,但是长辈对我非常疼爱,许多亲朋好友也时常给我帮助。我的先祖是宋代名儒黄榦,他作为朱熹的女婿和大弟子,传承了朱熹理学道统,强调积极入世和济世救人。这种家族荣耀的熏陶,使兼济天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我基本的人生价值观念和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永恒动力。”
黄如论先生最初的捐赠,是从资助亲戚、帮助黄姓宗族和支持家乡父老开始的,早期捐赠内容从扶贫济困到文化保护。后来捐赠对象和种类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一是地域上从福建扩展到全国;二是捐赠对象超越了原来的族人和乡亲;三是捐赠的种类从扶贫济困转移到以教育为主,使许多儿童,特别是贫困学生有书读。他说,许多孤儿的生活因此过得更好一些;许多失学的儿童在他捐建的学校读书;许多孤寡老人晚年感受到了温暖和幸福,使他感到非常高兴。他因此也成了继华侨领袖陈嘉庚之后,捐资兴教助学最多的闽籍华侨。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作为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先生毅然捐出1320万元支援灾区;前不久,他对云南贫困大学生、老人、儿童和贫困农民的捐助超过了1.8亿元;加上以往对公益事业的支持,捐款累计已超过12亿元。对于财富与慈善关系,黄如论先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这是一个企业家和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我认为一个人对社会、对身边的人应该怀有知恩感恩的心,并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回报他们。在我困难的时候,我得到过别人的无私帮助,所以我知道困境中伸出一双援手意味着什么。现在我做慈善,正是出于这种对国家、对社会发自内心的感恩。企业作为现代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之一,同样具有社会公民的使命,应该因应社会发展、民族进步之要求,服务国计民生。”
他认为,大河有水,小溪才流得欢畅,只有在繁荣稳定的社会中,商业行为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认为,在事业有成之时,应该要尽自己的义务来报效社会,以内外兼善的情怀照顾好自己的员工,以慈悲之怀报天地好生之德,以善良之心谢民众厚爱之心,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和家庭,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投资家的鸿鹄胆识,建设者的社会责任。”这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建协UIA职业实践委员会联席主任庄惟敏先生给予黄如论先生的由衷评价。回国创业十几年来,黄如论以一颗赤子之心,一笔笔续写着他报效桑梓的愿望。时至今日,乘着飞机频繁往返于全国各地的他,依然没有改变那一口福州乡音。作为八闽儿女,他对家乡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作为炎黄子孙,他在走出八闽之后,则兼济天下,将以往老闽商造福家乡、感恩社会的精神播撒到更多地区,大写了闽商的精神,担负起建设祖国、温暖世道的责任。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