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对外出口80%以上采用放账形式,而在进口方面,90%以上却要预先付款或开立信用证,外贸信用失衡状况惊人。今年以来,受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贸易商支付能力下降影响,国内企业对美出口货款回收坏账率同比增长了2倍左右。严重失衡的信用逆差,
中国企业对外出口80%以上采用放账形式,而在进口方面,90%以上却要预先付款或开立信用证,外贸信用失衡状况惊人。今年以来,受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贸易商支付能力下降影响,国内企业对美出口货款回收坏账率同比增长了2倍左右。严重失衡的信用逆差,为中国外贸出口累积了越来越多的资金风险。
对美出口坏账率增长2倍
因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海啸仍在剧烈震荡之中,作为中国头号外贸出口国,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带来的冲击迄今无法估量。
上月底在厦门召开的为期3天的第五届中国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大会上,对美出口风险成为热议话题之一。
“仅今年上半年,我们公司承保的对美出口业务,坏账率增长了2倍,中国出口企业可能要为对美放账交易付出沉重代价。”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副总经理周纪安表示。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国内最大的政策性出口信用承保公司,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承保了30多亿美元的对美出口业务,其中大部分是放账交易,同期接受到受损报告1亿多美元,坏账率为3.3%。而正常年份坏账率大约为1%,同比增长了2倍左右。
记者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厦门分公司了解到,2008年1月-8月,该公司受理的出口企业对美出口逾期账款增幅同比达到179%,涉及金额达1000万美元。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90%以上的中国出口企业都没有办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对于收账风险只能“听天由命”,国内企业对美出口坏账可能要比上述情况更为严峻。
周纪安表示,中国信保虽然是政策性保险公司,但今年如此高的坏账率,已让公司难以承受。如果坏账形势持续恶化,不仅出口企业遭遇重大损失,还有可能令中国出口信用保险体系遭到打击。
顺差大国无奈承受信用逆差
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顺差大国,但“很少有人提及的是,我国也是名副其实的信用逆差大国,并为此承担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与贸易风险”。周纪安说。
不仅是与美、欧发达国家,即使在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来往中,中外信用逆差依然处于严重失衡状态。据统计,2007年,中国和印度双边贸易额达到387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印度出口240亿美元,自印度进口147亿美元,中国有93亿美元的顺差。然而,中国对印度出口80%是放账,自印度进口几乎都要开即期信用证,很多还要支付预付款。如果计入资金占用成本,中国企业将因此损失5亿美元左右。
严重失衡的“信用逆差”,使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平等竞争位置。据了解,欧美国家的买方付款期一般在交货后90天,有的长达120天-150天,拉美地区甚至长达360天,中国企业向他们提供了大量信用优惠;但中国企业在进口货物时,绝大多数国外卖家却仍然要求预先开立信用证,甚至还要求预付款,中国企业又提前对外提供了大量信用优惠。中国出口企业“已交货却未收款”,进口企业也“已交款未收货”,致使“信用逆差”越拉越大。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