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对外出口80%以上采用放账形式,而在进口方面,90%以上却要预先付款或开立信用证,外贸信用失衡状况惊人。 正在此间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大会上,中国对外贸易“信用逆差”成为热议话题。
中国企业对外出口80%以上采用放账形式,而在进口方面,90%以上却要预先付款或开立信用证,外贸信用失衡状况惊人。
正在此间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大会上,中国对外贸易“信用逆差”成为热议话题。
今年8月份中国贸易顺差达286.9亿美元,创下单月新高。2007年达到2622亿美元。“很少有人提及的是,我国在贸易方面为此承担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与风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副总经理周纪安说。
由于90%以上的中国出口企业都没有办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于国际收账风险只能“听天由命”。
厦门明亮三星出口公司年出口规模在一亿元人民币左右。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最担心的是货款回收风险,一有风吹草动就提心吊胆,但不放账交易又做不成生意。”
记者在会议上了解到,一家国有大型机械进出口企业年进出口规模超过120亿元人民币,但在出口业务中有50%是要向境外买家放账交易;而在进口业务中,该企业99%以上的业务采用信用证。
今年以来,因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动荡,让中国出口企业的收账风险越发突显。“仅今年上半年,我们公司承保的对美出口业务,坏账率增长了2倍,中国出口企业可能要为对美放账交易付出沉重代价。”周纪安说。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国内最大的政策性出口信用承保公司,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承保了30多亿美元的对美出口业务,其中大部分是放账交易,同期收到受损报告1亿多美元,坏账率为3.3%。而在正常年份,该公司的坏账率一直稳定在1%左右,同比增长了2倍左右。
2008年1到8月,中国信保共受理厦门地区出口企业报损金额1900万美元,其中涉及美国市场的有1000万美元,对美出口逾期账款增长幅度达179%。
严重失衡的信用逆差,使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平等竞争位置。欧美国家的买方付款期一般在交货后90天,有的长达120-150天,拉美地区甚至长达360天,中国企业向他们提供了大量信用优惠;但中国企业在进口货物时,绝大多数国外卖家却仍要求预先开立信用证,甚至还要求预付款,中国企业又提前对外提供了大量信用优惠。中国出口企业“已交货却未收款”,进口企业也“已交款未收货”,致使“信用逆差”越拉越大。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面临的巨幅信用逆差存在结构性原因,一定程度也反映了中国外贸出口还处于较低层次,与国外买家谈判中无法取得话语权。
中国企业缺乏成熟完善的信用体系,“中国制造”在质量、品牌、竞争秩序等方面的因素不仅影响了其价格,也间接影响到了自身的信用获得,造成了中国企业的非结构性信用逆差。
专家表示,“信用逆差”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还极大制约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和竞争能力。“信用逆差”的持续积累,还将形成“难者愈难,易者更易”的格局,不利于中国进出口商品格局的优化,极有可能会加剧“贸易顺差”。
周纪安认为,“信用逆差的产生,也与国内企业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有关。”他认为中国信保可以整合多家企业与国外买家谈判。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