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出口信用保险 “雪中送炭”助企业过寒冬

来源:江门日报 2008-08-29 09:57:12

江门出口信用保险呼之欲出(二)     出口坏账是出口企业的噩梦,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出口企业身陷这场噩梦之中,其导火索是2007年下半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而究其根源则在于企业内部管理。提升风险意识和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已成为出口

江门出口信用保险呼之欲出(二)  

  出口坏账是出口企业的噩梦,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出口企业身陷这场噩梦之中,其导火索是2007年下半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而究其根源则在于企业内部管理。提升风险意识和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已成为出口企业的当务之急。

  在全球信用危机导致当前出口贸易遭遇寒冬的形势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在江门设点运营可谓“雪中送炭”,来得恰是时候,它对江门地区的外贸出口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企业

  被欠“海外烂账”逾1000亿美元 

  近日,著名国际信用保险巨头科法斯发布报告指出,今年前4个月全球企业欠款指数上升了45%。据国家商务部研究院的保守估算,中国企业被拖欠的“海外烂账”早已超过1000亿美元,并且每年以150亿美元左右的速度增加,而今年,次贷危机的发源地美国,企业对外拖欠比例进一步上升,大量中国企业的债权可能化为乌有,成为烂账。 

  种种迹象表明,2008年会是全球信用风险高发的年份,企业面临多重严峻考验:国内外信用环境恶化、银行信贷紧缩、发达国家消费需求放缓、原料价格上涨。

  自今年1月以来,北美拖欠货款个案显著上升,不仅来自房地产直接相关行业,还涉及其他的行业。为此,科法斯在今年4月初宣布调低美国的国家贸易风险评级至A2。5月底,科法斯又调低了包括航空运输、工程建筑、汽车、造纸、零售、电子零配件和纺织品在内7大行业的行业风险评级。

  科法斯发布报告还指出,危机在北美以外地区已经显现:贷款条件日益苛刻、经济增长下降;也很可能出现付款周期延长、商务诉讼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商务关系恶化。英国、西班牙、爱尔兰、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已被科法斯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美国金融机构在资金上的收紧措施,直接导致了部分高度依赖银行资金运转的外贸企业在资金流动上困难。最终,在周转不动之后,很多美国企业直接宣布倒闭,把负担甩给了下游的制造企业,而接下这最后一棒的,则是中国的制造企业。

  事实上,近期美国破产法院公布的多起家具、五金机械类破产案中,大部分债权人都是中国企业和供货商。据悉,浙江一些地方对美国的出口开始大幅下降,其原因就在于浙江有近千家企业遭到美国企业拖欠货款。

  许多国内企业认为,由于以银行信用代替了商业信用,信用证是一种非常安全的交易方式。但在蔓延的次贷危机面前,美国诸多中小银行破产,如2008年6月美国IndyMac银行发生挤兑,11个营业日里被客户提现13亿美元,被联邦监管机构接管。2008年1月至今,美国已倒闭9家银行, 路透社分析在未来3年来将有多达300家银行倒闭。众多的银行破产使得银行信用也面临着质疑。

  据了解,2008年1-4月份,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收到全国出口企业的报损金额比去年的同期增长了120%,达到1.9亿美元;今年1-5月,中信保浙江分公司受理涉美报损案件41笔,金额1128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只有19笔、441万美元;受理金额100万美元以上的案件5笔,金额1004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只有2笔、247万美元。连出险率一向较小的广东地区,2008年1至4月份报损金额也达到去年同期报损金额的两倍。目前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正积极协助各企业向海外企业追讨。

  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信贷危机带来了严峻考验,江门的出口企业该如何应对复杂的变局?

  江门出口企业

  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应对风险  

  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江门营销服务部筹备处负责人李奇和认为,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再加上没有有效的国际仲裁制衡,由各种失信行为所带来的高外贸坏账率也就变得在所难免,而防范措施就应该从构建良好的信用机制开始。

  他建议,出口企业不但要对境外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充分了解,采用安全迅速的结汇方式,而且要积极催收呆坏账,提取坏账准备金,同时要充分运用出口信用保险这一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减少企业收汇风险。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国家政策性金融工具,其主要功能就是保障出口企业应收账款安全、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次贷危机给中国企业敲响警钟,企业应该也必须建立一套良好健康的风险防控机制,准确地判断风险,并及时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做好事前风险防范准备,以减少风险的发生或减轻损失。

  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就是重要的风险防范措施:一方面,企业可以借助信保公司强大的资信调查平台事前对企业的资信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如了解买方的经营情况以及资信实力,从而根据买方的资信状况调整自己的交易对象与交易额度;另一方面,出口企业即使遇到了次贷所造成的买方企业拖欠、破产情况,可以通过出口信保实现赔付,从而弥补应收账款造成的损失。

  数据显示,福布斯排行榜上全球500强中就有80%的企业使用了信用险,全球贸易中有12%至15%的出口受到信用险的支持,而我国出口贸易额使用信用保险的比例,只占贸易额的3%,国内贸易中使用信用保险的比例就更小。对比欧美出口企业只有0.25%至0.5%的外贸坏账率,中国出口企业海外坏账频发凸现了企业信用管理意识的淡薄,同时也反映了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中信用缺失带来了重重危机。

  但也有专家乐观地分析认为,信用危机不仅使一些大型企业认识到信用保险的作用,重视信用管理和风险防范;也开始让一些中小企业懂得了增强风险意识、利用风险防范手段、降低贸易风险的重要和迫切性。

  目前江门地区已有20多家大中型企业成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短期出口险的保户,这些用户认为信保业务可以用“最少的钱办最稳妥的事”,很好地解决企业在出口过程中面临的应收账款风险,更可以增强企业在全球发生的信用危机面前抵御风险的能力。  (采写/本报记者 李玲玲)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信用违约互换(CDS)终于落地


第一财经 2016-11-03 10:25:17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