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1000万份“诚信档案”入库 上海迈入“社会信用管理”时代

来源:上海政府网 2008-08-19 13:13:41

截至7月底,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入库人数突破1000万,基本覆盖全市具有信贷消费能力的常住人口,成为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标志性节点,比“十一五”相关规划预定目标提前两年。1000万份基础数据使上海迈入&ld

  截至7月底,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入库人数突破1000万,基本覆盖全市具有信贷消费能力的常住人口,成为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标志性节点,比“十一五”相关规划预定目标提前两年。1000万份基础数据使上海迈入“社会信用管理”时代,信用参与社会管理的新功能,逐渐延伸至各个生活领域。

  一、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的功能作用

  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2000年建成开通,信用信息来自全市74家联合征信单位,覆盖金融、中介服务、公用事业及政府管理服务等领域。

  (一)信息记录。从办一张银行卡到缴一次水电费等个人信用信息,均被保存、保护和不同权限的共享。

  (二)信用报告和评分。9年来,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累计对外提供个人信用报告800多万份,出具个人信用评分约140万份。

  (三)提供信用查询。公民本人可通过网点现场、专线和互联网等方式,查询自己的“诚信册”。以中外资银行及保险、证券、租赁、典当等非银行机构为主的业务方,也可经过业务人授权,查得某人信用报告。

  二、社会信用管理的初步成效

  上海全市19个区县和相关部门,建立了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市征信管理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社会信用管理初见成效。

  (一)信用意识不断增强。调查数据显示,80%上海市民知晓有“信用报告”这回事,30%具有信贷能力的市民主动查询过个人信用报告。

  (二)社会管理效率得以提高。除了刷卡消费、申请房贷等知晓度较高的事项外,更多社会生活领域正在与个人信用记录挂钩。一贯守信者将越活越轻松,惯于失信者将处处受制约。信用管理已成为城市管理中具有区分度和针对性的“资源节约型”管理模式。

  (三)信用服务业加速发展。近年来上海信用服务业规模逐步扩大,产品类型不断丰富。2007年底,全市备案登记的从事企业信用服务的征信机构48家,市场规模数亿元。目前,参加年报统计的46家信用服务机构的资本总额约3亿元,同比增长20%;营业收入合计2.65亿元,同比增长10%。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社会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人民日报 2018-06-05 13:53:26

信用卡恶意透支 最高可判无期


网络 2015-07-18 10:40:00

10月新法:诚信社会有了保障


网络 2014-10-08 13:14:41

2020年个人信用档案90%覆盖


新快报 2014-08-05 16:13:50

大公发布百年评级史上首部信用评级原理


中国经济网 2014-03-25 13:25:35

争“征信”:互联网金融的“入场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4-02-15 20:01:1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