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下发了《关于就业服务行业侵害群众利益和企业利益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分别划定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中介的违规行为范围,有关部门将针对这些“禁区”,联合在行业内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并适
本报讯 日前,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下发了《关于就业服务行业侵害群众利益和企业利益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分别划定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中介的违规行为范围,有关部门将针对这些“禁区”,联合在行业内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并适时向社会通报整治进展。据悉,我省计划用两年时间,建立起就业服务行业监管机制,特别是完善职业中介的信用体系,根据不同信用等级实行分类监管,同时建立不良信用记录、严重失信业者名录。
方案指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违规行为包括:没按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举办招聘会向劳动者收取费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从事经营性活动;相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向服务对象索取和收受财物。
职业中介的违规行为包括:没在服务场所公示营业执照、职业中介许可证、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监督机关名称和监督电话;民办职业中介机构没有按公示收费标准收取费用,职业中介不成功没有向求职者退回中介服务费;提供虚假就业信息和发布歧视性信息;介绍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业;介绍求职者从事法律、法规禁止从事的职业;为无合法身份证件的求职者提供中介服务;扣押求职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或向求职者收取押金;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中介服务;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以暴力、胁迫、欺诈等方式进行职业中介活动;超出核准的业务范围经营;未建立服务台账,或虽建立服务台账但未记录服务对象、服务过程、服务结果和收费情况;其他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侵害群众利益和企业利益的行为。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