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河南银监局组织推动、三门峡银监分局具体实施的河南三门峡市信用环境建设试点工作频频传来捷报,先是在7月1日召开的三门峡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暨银企合作会议”上,131.64亿元信贷资金当场落地,随后在&ldq
日前,由河南银监局组织推动、三门峡银监分局具体实施的河南三门峡市信用环境建设试点工作频频传来捷报,先是在7月1日召开的三门峡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暨银企合作会议”上,131.64亿元信贷资金当场落地,随后在“清收盘活百日攻坚会战”活动中,短短三日内已盘活6000万元不良资产。一个曾经全国闻名的信用环境不良地区,能取得如此大的转变,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通过对河南银监局局长支德勤和其他同志的采访,记者对有关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思路决定出路
谈到开展金融信用环境建设试点的原因,支德勤局长告诉记者:“我到河南的时间不是太长,三门峡已经去了两次,总体感觉金融对经济的渗透力不够,经济金融发展不匹配,连续三年新增存贷比仅为40%左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的信用环境状况不是太好,当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也深有同感,决心下大力气改善这一被动局面,所以我们决定在这里搞一个试点,以期建立一个政银企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随后在全省予以推广。”
记者了解到,前几年,三门峡市的金融信用环境确实不容乐观,特别是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一度相当严重,先后两次被媒体点名报道有关情况。河南省银行业协会曾专门向三门峡市政府致函,提请当地政府督促区域内企业恢复正常信贷关系。中国银行业协会也曾专门向当地某电力公司发出《警示通知书》,对其提出严正警告。受不良信用环境的影响,各国有商业银行省分行纷纷上收贷款权限,严格贷款审批条件和审批程序。某商业银行三门峡分行公司类业务除低风险业务外被全面叫停,连续5年未办理任何票据承兑、贴现业务,连续3次向省行申请开办票据业务未果,个人信贷业务除定单质押贷款外其他个人贷款业务全部被叫停。
“信用环境不好,吃亏的不光是银行,地方是最大的输家。”三门峡银监分局马国梁局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受不良信用环境影响,2005年至2007年,按同期全省平均新增存贷比推算,三门峡市银行业机构共少投放贷款41.54亿元。按每增加100万元贷款,可增加20个人就业,可提高财政收入12至15万元推算,3年来当地失去了8.3万个就业机会,财政收入至少少收入5个亿。这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态度决定高度
“这次三门峡市委、市政府的态度非常坚决、工作力度很大、动作非常快,三门峡银监分局的工作抓得紧、抓得细、抓得实,两个半月时间,就把这项工作推进到这样一个程度,出乎我的意料。”
支德勤局长告诉记者,在其调研结束的第二天,三门峡银监分局就成立了推进信用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马国梁任组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市委、市政府上报了《三门峡银监分局关于加强诚信环境建设 打击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报告》。报告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李文慧亲自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尽快拿出解决方案,市政府指定由常务副市长苏新华同志主抓信用环境建设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三门峡银监分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进一步优化金融信用环境建设的意见》,从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开展“清收盘活百日攻坚会战”活动、提高金融债权案件的审结率和执结率、建立完善银企合作共赢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意见。《意见》经市长办公会和市委常委会反复讨论研究通过,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联合下发。与此同时,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高规格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008年7月1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暨银企合作会议”,同时正式启动“清欠盘活百日攻坚会战”活动,重点加大对典型的逃债、赖债户实施联合制裁的力度,要求司法部门对当年立案的案件在法律规定时限内的审结和执结率必须在90%以上,并实行县(市、区)领导负责制。
“金融信用环境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三门峡市再没有新发生一起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与会的省会郑州市及当地各家银行业机构代表纷纷感叹经常容易被忽视的银行权益在三门峡得到了保护,在三门峡投入更放心,郑州市一家股份制银行负责人甚至当场向我表示要在三门峡设立分支机构。”支德勤局长的话里充满了自豪。
布局决定结局
“目前全市‘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银企共赢’的金融信用环境建设格局已经形成,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分局长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要求,继续开动脑筋,狠抓落实。”三门峡银监分局马国梁局长向记者简要介绍了下一步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建立完善“两个框架”。一是由政府主导、整体联动的信用环境建设组织框架,具体界定领导小组、监管部门、债权银行、司法部门、工商税务、新闻媒体在信用环境建设中的职责作用。二是信用环境建设长效机制基本框架,包括宣传教育、区域信用评价、“最佳信用县市”评比、“农村信用工程”创建、“企业诚实守信”评定、企业征信体系和个人征信体系、信贷倾斜支持最佳信用县(市区),以及对逃废银行债务等失信行为的惩戒等等。
第二,深入开展“三项活动”。一是“提高对金融债权案件的审结率和执结率”活动。当前立案的案件在法律规定时限内的审结和执结率达到90%,历年审结案件的执结率达到80%以上。二是对典型的逃债赖债户实现联合制裁活动。三是“清欠盘活百日攻坚会战”活动。制定债务清收盘活和处置落实方案,由政府下文实行县(市、区)领导负责制。
第三,充分发挥“四个作用”。一是各级政府在信用环境建设过程中主导作用。二是监管部门在信用环境建设方面的引导、协调和参谋作用。三是银行业机构在信用环境建设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四是企业作为社会诚信主体的示范带头作用。
第四,不断优化“五种环境”。一是优化经济环境,提高金融运行的质量。二是优化信用环境,提高社会整体信用水平。三是优化行政环境,提高政策服务水平。四是优化司法环境,提高金融债权维护水平。五是优化中介环境,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诚信是金!”我们相信,随着三门峡市金融信用环境建设试点工作的不断向纵深推进,一个政银企合作共赢、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必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